滕州:多元搭建育人“立交桥”

2024-10-21 17:33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张砚 通讯员 王洪波 周焕杰 邓涛 枣庄报道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故里,孕育了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被誉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

  近年来,滕州市立足班墨文化资源,不断拓宽育人新路径,“市、镇(街道)、校”三级联动、“校家社”三方协同,搭建多元育人“立交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获评省第二批家庭教育实验基地,3所学校获评省家庭教育示范学校、家庭教育实验学校,困境儿童假期托管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刊发,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活动入选全省美德教育典型案例。

  聚焦生活关爱,暖心服务撑起困境儿童成长的新天地

  “这里就是我的家,不仅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像一束不灭的光,照亮了我今后前行的道路。”滕州龙山快乐成长营的张义同学激动地说。

  眼前这个阳光自信的大男孩,很难让人相信他的不幸。他是曾因家庭变故几乎流浪街头的孩子,在这里完成了蜕变。“刚到成长营时,张义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听话,还欺负同学。”滕州市龙阳镇学区主任、龙山快乐成长营营长、志愿者刘真标回忆道。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陪伴与引导,张义不仅改掉了坏习惯,还学会了磨豆腐的手艺,成了营地里的“豆腐小哥”。张义的故事,是滕州市快乐成长营的一个缩影。

  走进龙山快乐成长营,31名教师志愿者和部分离退休的“五老”志愿者正忙碌着,他们的身影构成了成长营最温暖的风景线。在这里,76位孤困儿童在节假日里找到了“家”的感觉,教育的奇迹屡屡发生,逃学的孩子乖乖地回了学校;网瘾少年逆袭成为顶尖“创客”;草根足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夺取全市校园足球联赛亚军;性格乖张的孤儿成为令人瞩目的灌篮高手……

  据了解,滕州市利用小规模学校撤并后闲置的校舍作为活动基地,创新设立“假期快乐成长营”,每逢周六周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为困境儿童提供公益性托管服务。目前全市“假期快乐成长营”共有11处,覆盖了全市所有村居,300余名孤困、留守儿童假期有了归宿。

  聚焦思想激励,大思政课成为青少年教育的新“长板”

  “雷锋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品质、德行情操犹如一盏启明灯,永远为人们指明着前进的方向,引领着人们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在滕州市东沙河六合学校,学生们围坐在“雷锋展室”旁,全国优秀教师张敬文正通过大思政课讲述雷锋的故事。她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真挚的情感交流,巧妙地将“雷锋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抽象的道德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实践。这一幕,正是滕州市大思政课建设生动实践的缩影,让思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据了解,在推进“大思政课”过程中,滕州市还注重整合辖区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不断拓宽育人路径。在滕州市张汪镇,辖区内的五所楼懋榛小学是滕县红色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该联区将其当作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借助红色文化“懋榛小学党支部旧址纪念馆”“古薛故里 儒雅张汪”等文化资源,先后开展“知党史 感党恩 缅怀先烈”红色研学、“爱家乡 我代言——小小文旅体验官”评选活动,激发全镇青少年爱国、爱党、爱岗的热情,育人效果显著。

  近年来,滕州市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工作,成立了“大思政课”建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相继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滕州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市中小学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通过强化党对“大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完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推动大中小幼思政课深度融合,思政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而是延伸到了校园、社区、家庭等各个领域,实现了思政教育全程贯通、有机衔接。

  聚焦育人合力,校家社构建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家委会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平台,也是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关键纽带。”张汪镇夏楼小学校长张博文深有感触地介绍道。在该校成立的家委会中,家长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通过驻校值班、家校联席会议等方式,与学校共同达成教育心愿。

  在滕州市西岗镇,该镇学区通过校家社协同机制,不断优化育人途径,把家长会从教室搬到社区。“没想到家长会开到家门口了,以前是老师讲,家长听,现在都是老师问我们有什么建议,真是不孬”,家长赵大姐开心地说。据了解,西岗镇是滕州市副中心、全国千强镇,辖区内居民多在企业工作,与学校缺失沟通机会。镇学区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将家长会从学校搬到社区,由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参与,大大提升了校家社协同育人成效。

  近年来,滕州市高度重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相继出台了《滕州市关于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施意见》《滕州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指南》等政策文件,保障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市级—区域—学校三级梯次推进,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市级层面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选聘专兼职教研员;镇(街道)层面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学校联盟,通过定期举办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校际层面则健全校家社共育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成立学校三级家委会千余个,家长参与驻校值班累计超过万人次。各学校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展家长培训会等形式,累计培训家长超过10万人次。仅在过去一年间,滕州市就举办了各类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会700余场,惠及10余万家庭。

  “我们积极推动教师科学施教和校家社协同发展,实现了教育理念从‘一指独大’到‘五指协调’的转变,搭建‘五育’并举的育人立交桥,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滕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华说。

责编:李婷婷
审签:李 雪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