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评 | 让儿歌回归儿童 新儿歌缺乏的问题需破解

2024-07-05 17:55   大众网

  大众网评论员 王卫

  《让我们荡起双桨》《卖报歌》《红星歌》《七色光》……每当这些熟悉的旋律响起,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想起了那时的无忧无虑。但如今,新的让人能记得住并四处传唱的儿歌好像越来越少了,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好儿歌去哪了?该如何创作儿童喜欢的儿歌?

  说起儿歌,《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乐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曲调明快、流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而在当时抗日救亡的大背景下,还有一大批为唤醒民众、鼓舞民众的经典儿歌,包括《马儿真正好》《只怕不抵抗》《酸枣刺》《儿童哨》《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极具感染力。

  当前,传唱度高的好儿歌成为稀缺品,一些成人化的流行歌曲反而成为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健康、全面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影响新儿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娱乐平台、游戏平台层出不穷,在丰富少年儿童生活的同时,也让一些不良信息趁虚而入。同时,少年儿童本身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也增加了新儿歌发展的阻力。另外,当前部分家庭和学校更加注重孩子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对孩子音乐、文体素养的培养,以致许多学校的音乐课程形同虚设。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让优秀的儿童歌曲得以更好地创作和发展,让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努力为儿童学习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要加强对新时代优秀儿歌创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群团组织需要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的少儿歌曲创作队伍,引导音乐创作者在传承弘扬好经典少儿歌曲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从中获取创作灵感、挖掘创作元素,创作出更多符合孩子们身心特点和审美需求,并富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歌曲精品。

  要提升新时代优秀儿歌的普及效果。校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少儿歌曲普及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推动。学校要持续加强优秀少儿歌曲教育,拓展和丰富中小学艺术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渠道,提升优秀少儿歌曲校园普及氛围和效果。

  要加强对网络歌曲和不良信息的监管。相关平台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管理,促进儿童音乐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对上传到平台上的儿童音乐作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少年儿童价值观。同时,对于涉及违法违规的音乐作品,应立即进行下架处理,以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新儿歌创作和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唯有形成多方合力,让儿歌回归儿童,方能实现良好发展。

责编:张 爽
审签:单蕴菁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