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路上⑦丨齐河县马集镇特色种养与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2024-11-29 21:28   大众网

  编者按:乡镇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7月24日起,海报新闻推出《“镇”兴路上》专栏,将聚焦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独特产业优势、宜居生态环境的小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中心镇、特色镇在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以大联动汇聚正能量,讲述好“镇”兴路上的故事,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刘磊 李莎 刘宋 德州报道

  齐河县马集镇紧靠黄河,是万里黄河流经德州的首站,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眼下,马集镇翠绿的芹菜清香四溢,养殖的金鱼锦鲤直播火热,发展名特优新果蔬种植业和生态高效水产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带动“村民”双赢,迸发乡村振兴活力。

  特色种植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畦水芹绿,十里飘菜香。10月16日,记者走进马集镇西侯村近300亩的芹菜种植基地,香芹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畦畦清新翠绿的芹菜挺拔脆嫩,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收割、分拣、打捆、装车,呈现一幅丰收的美景与喜悦的劳动场面。

  “这批芹菜汁多、水分大,就算生吃口感也脆甜。”农场负责人杨光霞抱起一把翠绿清香的芹菜向记者介绍,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滋养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这里生长的芹菜少丝脆甜,产量高,收益好,今年,芹菜亩产能达到一万五千斤。“芹菜品相好也因此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北京、郑州等地。

  芹菜丰收不仅鼓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还带动了周边村民一起致富。“西侯村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与芹菜、蜜薯种植公司达成共富工坊的协议,村集体收入增加了60多万元。”马集镇马集党建联合体总支书记郭振说道。村民不仅可以依托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地增加1200元的收入,还可以根据芹菜种植管理的用工需求,提高务工收入。“在这里干活,一天挣300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打上工,心里别提多得劲了。”村民马玉银将一捆捆芹菜装上农用车,干劲十足。

  香芹种植的成功只是马集镇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马集镇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先后引进山东易欣、山东惠齐等农业企业落户发展,倾力打造了“黄河八珍”“小米原浆”“水乡蜜薯”等10多个优质农特产品品牌。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设施农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马集镇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余家、家庭农场20余家,规模化土地流转1.2万亩,辐射带动发展了千亩红薯、500亩果树采摘园、130亩生态梨园、150亩蒌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水产养殖翻起乡村振兴“致富浪”

  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水产养殖业也遍地开花。近年来,马集镇通过党建引领、龙头带动、联合社合力,依托优质水资源,在全镇铺开水产养殖产业,充分盘活坑塘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不仅丰富了水产养殖品种,提高了镇域内水产资源的利用率,也让村集体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

  马集镇马集党建联合体依托镇域内的淡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观赏鱼养殖业,以金鱼和锦鲤为主要品种的观赏鱼养殖成为不少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在马集镇马集村的齐河繁金淡水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棚内,观赏鱼的一场线上直播正在进行。随着直播间观看人数的攀升,一条条色彩绚丽、憨态可掬的金鱼被捞起放到袋子里,经过充氧打包后便“游”向全国各地。

  一旁的方形鱼池排布有序,蓝虎头、蚕豆眼、丹凤、蝶尾等十几只种类繁多的金鱼在池中摇头摆尾,悠然自得。根据不同的品相和大小,金鱼的售价会有所不同,这里养殖的金鱼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除了观赏鱼养殖,公司负责人马道银还承包了100余亩的闲置坑塘养殖锦鲤,一个坑塘约生产5000斤锦鲤,并以每斤20元的价格批发销往济南周边市场。

  小池塘变成“聚宝盆”,翻起了乡村振兴“致富浪”。马集镇地处黄河下游,天然无污染的环境和丰富的黄河水资源,更是大闸蟹生长的绝佳场所。在山东易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螃蟹基地,负责人冯宪忠坦言,“每年的国庆节假期是生态螃蟹销售旺季,每天能捕捞出售黄河湾大闸蟹两万斤左右,吸引了养殖基地周边乡村的大量闲散劳动力前来就业。”黄河湾大闸蟹的养殖不仅成为马集镇生态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如今,马集镇依托黄河湾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及本地深厚的淡水养殖基础,规划了镇级渔业综合服务联合社、黄河生态养殖基地等项目,并创新养殖模式,构建“东蟹中鱼西研”的横向产业链条,叫响了黄河第一驿站(马集)、黄河渔乡·生态马集等区域公共品牌,并通过黄河渔光·渔文化展厅展示丰富的渔文化内涵。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滔滔黄河水从马集镇潘庄村南边奔流而过,曾经的泥路高坡,如今迎来绿美蝶变,这得益于马集镇抢抓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发展机遇,通过“三类地”开发,整合村庄内闲散土地和闲散宅基地,开发建设了集餐饮、娱乐、康养、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风情特色民宿聚集区,成为游客观光、生态垂钓、采摘休闲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马集镇以产业发展为架构,重点打造的“黄河第一驿站”等项目,主要建设了游客集散中心、黄河垂钓中心、现代农耕体验研学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四大板块,带动全镇农文旅产业发展。

  其中,位于游客集散中心的乡村振兴实训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教学区、实训区、休闲区、就餐区等功能区,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实训就餐,目前正在对接职业农民培训、企业团建、高校研学、亲子研学等各类项目。”马集镇潘庄村党支部书记潘勇介绍,实训中心可承接涵盖“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产业”五大振兴的优质“课堂+现场”研学实训服务,将成为马集镇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从而推动马集镇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记者看到,实训中心周边还涵盖了黄河文化广场、民宿聚集区、黄河味道·齐河特色产品展厅等功能,真正实现了“把资源变资产、把乡村变景区”,并衍生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和乡村研学等乡村新业态,有效带动村民与集体双增收。

  “近年来,马集镇坚定‘有什么就发展什么’的思路,依托自身特色水产养殖业基础,充分抓住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力建设黄河第一驿站(马集)项目。”齐河县马集镇党委副书记王奇介绍,马集镇把镇域内黄河第一驿站、齐庄休闲采摘中心、黄河湾休闲垂钓中心、镇区农耕研学基地等文旅节点串珠成链,联动发展,将水产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消费文化作为产业整合的纽带,探索推进全域旅游,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责编:秦雅琨
审签:马宝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