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济南·山泉湖河城 | 品城篇

2024-10-05 09:49   大众网

  编者按:

  山泉湖河城,济南的气韵藏在诗画里,点缀在发展中。何以更济南?何以最济南?国庆期间,我们推出系列报道《何以济南·山泉湖河城》,一起推窗看济南,共赴“‘泉’在济南享金秋”之约。

  大众网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如果“山”是济南的风骨,“泉”是济南的灵魂,“湖”代表了济南的气质,“河”凸显了济南的胸怀,那么最后一个“城”,则内化为济南的骨骼,成为雕琢城市实力的精神内核。

  济南是一座怎样的城?似乎很难只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是千泉之城、历史之城,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山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它又是追梦之城、未来之城。从发展机遇看,这里战略叠加、前景广阔;从资源禀赋看,这里区位优越、要素富集;从产业实力看,这里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75年时光荏苒,祖国的巨轮行稳致远,民族复兴的光辉愈发璀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济南,它面对着黄河,背靠着群山,翻天覆地的变革席卷大地,用一纸宣墨勾勒出盛世的繁华。一路歌唱,一路生花。

  一、温婉安逸的“慢城”

  若赞美济南,只要北宋才子黄庭坚笔下的“济南潇洒似江南”这句诗一说出来,就能省却千言万语。

  “一方水土一方人”。从地理位置、城市风貌、人文环境等大局观上审视,济南是典型的北方城市。但又与北方城市的豪迈直率有所不同,这座拥有2600年建城史的古城,颇有“北国江南”的韵味,灵动内敛、温婉尔雅。

  资料记载,往昔的济南府,有着两道凸起的城墙匝绕,一座座高大的城门楼矗立,宽阔的护城河水相伴。而老城内外,最为动人的是清代末年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到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山水俱佳的济南,既得到山的佑护,又获取水的滋养。时代的巨变,已经使得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的老城格局被打破。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济南正在建设升级成为一个更新的省会城市。

  只要你来过,就会同“一代文宗”元好问发出一样的感慨:“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作济南人”。只因这座城:

  美的质朴,又不乏浪漫,是灵感迸发的“诗意之地”。济南的美是丰富之美、宏大之美、变化之美,是天地人的和谐融合之美,才更易被文人墨客亲近、流连、神会,进而诗思涌动,流芳千古。

  唐代有李白杜甫,宋代有“二安”辛弃疾与李清照,元代有张养浩、杜仁杰、赵孟頫,明代有李攀龙、边贡,清代有蒲松龄等,以及将济南作为“第二故乡”的老舍、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从济南走出的艺术大师韩美林……这些名士高风亮节、才华出众,他们或是从济南长大,或是游赏至济南,将青山秀水作为诗料和灵感,又将自己的智慧才情变为创作与艺术,成就了泉城灿烂的文化。

  性格恬淡,又十足热情,是自在惬意的“栖居之地”。齐鲁文化陶冶着一代又一代济南人,使得儒家文化一向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渗透到济南人的骨髓里。

  济南的人情味,是一种温润如泉水般的存在,温和淡泊,不徐不疾,重亲情、重友情、重教育,乐善好施,热心好客。在这里,你能很容易融入本地人慢条斯理的生活节奏中,或是参与一场大爷们的即兴棋局,或是在茶馆里与陌生人品茶论道。老街巷里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有酸蘸儿梅花烙和大碗茶汤;市井集市有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蔬菜瓜果,热热闹闹;大明湖南岸的透湖绿道慢跑的、打牌的、小憩的;黑虎泉边取水的、听戏的、品茶的……“慢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在济南一直都有清晰的具象化。

  生活有诗,还有远方,是心之向往的“奔赴之地”。“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2023年度活力城市”……济南获得这些“国字号”荣誉,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泉水让它名满天下,“城市更新”让它锦上添花。东部科技赋能、产业兴城,CBD“第一高”见证城市筋骨的日益强健;西部筑城兴业、品质聚人,国际医学中心崛起成势,西客站打通门户枢纽;南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好城市“绿肺”和泉城“水塔”;北部跨黄穿隧,以新赋能,塑造绿色智慧现代的“未来之城”;中部业态迭代、内涵提升,明府城、老商埠等片区保护建设更新加快实施。济南已经从曾经尴尬的“中转站”变成了旅游热门“目的地”,当“好city”的济南成为新的流量入口,这里也在等待着每一位探索者的脚步。

  二、低调上进的“快城”

  在“拼”这件事上,济南这座城市矢志不渝,持久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专注的精神、坚决的决心和上进的心态。

  正如“梧桐茂兮,凤凰来栖”,梧桐不需要说话,只需茁壮它的躯干,茂盛它的枝叶,然后就能倾听凤凰的高歌。如今,实有人口突破1000万的济南,依然在默默地茁壮着自己,也感受着嫩叶对根的情谊。

  突破——埋头务实、弯道超车,“钝感之城”打赢了翻身仗。曾经的济南,一度被打上“钝感之城”的标签,面对温吞、缓慢、保守、“大省小省会”这些评价,济南没有辩解,而是一直在默默改变,奋起直追。

  始终如一、初心未变,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落后走向进步,济南不断创造奇迹、实现突破。2020年,济南生产总值为10140.91亿元,正式突破万亿大关。2023年,济南GDP更是达到127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速在全国26个过万亿城市中位居第4位。从“钝感之城”到“万亿俱乐部”,从“弱省会”到“强省会”,济南从2012年到2023年的这11年时间,经济总量迈上8个“千亿级台阶”,昂起了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

  成绩得益于,在发展机遇来临前,济南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和坚持,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源。当机遇来临后,济南顺应机遇快,把握机遇态度坚定,不犹豫不决,不瞻前顾后,敢于迈出第一步,才得以加速奔跑起来。

  争先——拼抢的意识、争先的追求,早已融入济南人的血脉。正如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拼搏奋斗、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瞬间,恰恰也是济南追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金牌”的叙事缩影。

(巴黎奥运会男子25米手枪速射决赛中,济南选手李越宏夺得金牌)

  从产业领域成绩来看,济南已是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0.5%的“产业之城”。一方面,济南作为一个传统老工业城市,钢铁、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目前仍是这座城重要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济南也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前瞻性开拓城市发展的增长极。

  尤其近年来,济南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全力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无论是制定实施人才政策“双30条”,还是以法定形式设立“海右人才日”,济南都在竭尽全力为广大人才提供最优政策、最暖服务、最好环境,让“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美好胜景在此重现。

  超越——大局下再审视,不仅要“前进”,还要当好“引领”。济南已不仅仅将自己看作一座省会,而是站在国家战略大局下重新审视自己。在济南公布的强省会“施工图”中,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打造北方地区经济增长极,提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济南需要立足省内、带动周边、链接全国,甚至是全世界。

  今年年初,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成为第14个国家级都市圈,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等6市25县区进入同城化发展时代。实际上,济南等待“成圈”发展已经酝酿良久,早在2020年,山东就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一体化”布局的发展目标形成共识。

  近年来,济南一直在发力“强省会”建设,把招商作为主要路径,把项目作为关键“引擎”,不断实现经济崛起、提高省会首位度。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济南有先行者的勇气、有拓荒者的干劲,更有奋进者的坚定。

  三、青春开放的“国际城”

  城市进化永无止境。新时代下,济南“脱胎换骨”,如果说历史是文化底蕴,山水是先天基因,那么“开放的青春活力”则是它正在崛起的模样。

(留学生新生在山东大学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亮相)

  初秋,一场国际级盛会如约而至。在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济南风”劲吹,共有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以及新能源、现代物流、保税加工、跨境易货贸易等领域的35个项目签约。开放的济南,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是活力与时尚,青春与锋芒,“百年商埠”记录诗与远方。1904年的盛夏,一声惊天动地的火车汽笛声划破济南沉寂的上空,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满载着德国洋货的列车迎面驶来。从此,济南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成为了我国最早主动且成功对外开放的城市。

(济南开埠图)

  开埠以来,“开风气之先,创至善之业”的商埠精神和“自主自立、改革开放、惟实励新”的文化内核,早已融入济南人的性格、济南城的品格。如今120年已过,现存的经纬街巷、历史建筑与商业文化,就是这座城市的根与魂。继爱心斑马线、夹心胡同、玫瑰花瀑布、草莓熊一次次的“出圈”后,济南老商埠区早已成为引领潮流文化、先锋文化,传统与时尚交汇的“人气打卡地”,是济南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是朝气与蓬勃,自强与自信,“大国重器”孕育无限可能。济南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和头孢菌素生产基地,是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基地和粉末冶金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和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2023年济南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前10。

  悄然之间,济南跳出“济南”、打破“围城”,进入到“济南智造”“大国重器”的新境界。其背后,实则凝聚了大量自主研发的新科技。如今济南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81万,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中国科学院13家院所先后落地,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2家,济南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23全球科研城市100强中居第32位。济南正在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是招商与引资,招才与引智,“动能突破”带来更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招商引资成效是检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标尺。勇于在“全方位”开放中拥抱未来的济南,正在以招商的高质量赢得发展的主动。

  2023年,济南招商引资项目库新增招商项目3600余个,其中落地项目1300余个。全市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25.7%,较2022年增长13.14百分点,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6.37%。正是这些不断增加的投资、不断建成投产的项目,扛起了实体经济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的担当,为济南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济南在努力做大增量的同时,也在注重存量企业的服务工作,数据显示,2023年外企座谈会所提诉求事项的办结率达到91.9%,让跨国公司、广大企业也看到了济南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动能,越来越多的企业以长周期视角规划在济南的发展和经营策略。

  以特色提优势,以创新增动能,以实干聚合力,以文化植底蕴,更加自信的济南,也在向更高水平的进化。

  越多面,越发展,越多维,越卓越,循“新”而动,向“新”疾行,济南正一路劈波斩浪,奔赴更远的大海星辰,开拓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人民日报、“商埠1904”微信公众号

责编:范明昱
审签:张 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