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陵城区郑家寨镇:800余亩中药材种植“延链”助增收
2024-11-29 19:43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任楠 通讯员 王月新 德州报道
11月27日,天渐渐破晓,在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白家村中草药种植基地,随着几辆草药收获机轰鸣着划开清晨的薄雾,红彤彤的丹参破土而出,被工人们捡拾到麻袋中,再通过一辆辆拖拉机运往附近的共富工坊。经过工人的挑拣,根须与茎秆分离,去除有瑕疵的部分,再进入烘干设备进行烘干。郑家寨镇800余亩丹参、黄芩正陆续收获。
红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的美誉,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郑家寨镇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积极引进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订单合作模式,走出一条“订单合作+一体化发展”的增收道路。
释放“地”资源,走好“商”路径。郑家寨镇瞄准土地资源,持续推动土地流转,发挥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盘活村民的零散耕地,小田并大田,让土地连片又好种,以成方连片的土地资源吸引企业订单特色种植,发展丹参、黄芩等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推动本土产业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咱本地的土壤、气候很适合种植丹参、黄芩这类的中药材,目前基地总共种植了815亩,现在已全面进入采挖期,丹参每亩产量能到2000斤以上,黄芩能到1200斤左右。”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
一条链连一群人,延链生产效益高。立足全产业链思维,积极推动企业引入先进加工工艺,延长企业生产链条,除了种植基地,还建有育苗基地和加工基地,实现“育苗、种植、加工”一体化,在延长产品保鲜期、增加附加值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推进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共赢。那边收获正当时,这边育苗正盎然。在刘楼村4座百米大棚里,葱郁的丹参苗顶着紫色的小花,蜜蜂在花间忙碌着。大棚负责人吴世星介绍道:“大棚里的这些丹参苗即将栽种到基地的大田里,1亩苗能栽种10亩地,下茬育苗订单销往外地,现在一年育苗能比原来种菜增收15万元左右,最重要的是订单种植风险大大降低了。”初加工基地位于东金傅寨村的共富工坊,距离种植基地仅几百米。为最大程度带动本地群众就近就业,郑家寨镇盘活闲置厂房,帮助企业新建“共富工坊”,企业按照丹参、黄芩等药材加工的需求,设置了原料仓库、挑拣车间、干燥车间等不同功能区域。一进入工坊,崭新的烘干设备运行着,来自周边村的100多名工人在忙碌着,对采获的丹参、黄芩进行分拣、翻晾、烘干。
“一天在这能挣100来块钱,离家近,中午还管饭,活都挺轻松,都是一般的农活,咱60来岁干起来很应手,尤其现在到农闲了,咱还能多挣点钱,挺好呀!”村民于富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