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 | 县域旅游,要深耕“留量”

2024-10-28 15:13   莒县住建局

  钟雯

  最近,“县域游”空前火热。旅游热度遇上出游高峰期,如何接住“泼天流量”,成为了摆在一些县城面前的现实难题。

  国庆假期,隰县小西天景区遭遇了因长时间排队而引来的游客“差评”。面对这一情况,当地公安局负责人迅速到现场进行疏导,并耐心回应游客诉求。同时,举全县之力接待游客,推出增设临时停车场和免费摆渡车,增加导游人员、志愿者,设立便民服务站,赠送当地特产玉露香梨等一系列贴心举措,有力应对旅游高峰。这套“组合拳”,不仅挽回了游客的心,也让景区的口碑逆转。

  从淄博到“尔滨”,从天水到隰县,随着我国文旅产业的不断繁荣,一波波的“泼天富贵”给许多小城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压力。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接住“泼天流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两年,从“反向旅游”出圈到“县域旅游”火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县城度假品味“岁月静好”。一方面,许多县域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特色,承载着人们回归自然、漫步乡野的美好憧憬;另一方面,县域旅游拥有区别于人山人海市区的独特松弛感,且餐饮、住宿等出行花销相对不高,“不挤不贵”显然更具性价比。“奔县游”正持续释放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动力,成为一片充满机遇的新蓝海。

  接住流量,更要探索深耕“留量”之道,经历过旅游高峰期的“大考”,县域旅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坚持问题导向,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战认识得更到位一些。在遇到游客反映问题时,不能“顾左右而言他”,更不能“且听下回分解”,要精准回应,以贴心服务让游客更舒心;在总结复盘阶段,也不能认为简单画上句号即可,要把一个个“问号”拉直,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在不断补足完善旅游短板和提升旅游品质的过程中,让“小城”练就“大本领”。

  以深挖文化内涵创造“留量”。县域悠久沉淀的历史文脉,相较于快节奏的城市发展更值得旅客驻足;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推动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创新文旅业态,善用科技赋能,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沉浸式文艺演出和展览(如日照莒县浮来山福寿文化节、日照东夷文化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吸引游客驻足探寻县域历史文化,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加强对文物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到文化的厚重与传承。

  以建强基础设施提高“留量”。目前部分县域交通建设仍相对滞后,交通便利度不高,尤其在一些山区县,旅游交通建设相对困难,通达能力较弱,自驾游营地、汽车租赁网点、集散中心、客运枢纽“运游一体化”建设等相对滞后,地方承载能力不足。因此,地方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增加住宿设施和停车场,持续提升接待能力;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厕所等。同时,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让游客在日照的每一刻都能感受到温馨和舒适。

  以扩大营销推广激增“留量”。要想让更多“隐藏款”宝藏小城能被看见,不妨学习热门旅游城市的营销思维,“线上+线下”加大县域文旅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线上方面,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和网络裂变传播,发布精美的旅游图片和视频,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兴趣;线下方面,可以依托各类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活动展示县域特色文旅资源和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

  文旅兴城,眼光宜放长远。小城“出圈”不易,切不可急于短期的流量红利,盲目跟风、千店一面,只有把服务“提上去”、让设施“强起来”,练好“内功”、用好“外力”,“小城”才能温暖游客心,赢得“大留量”。相信县域“小城”一定能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上彰显大担当,为“诗和远方”增添新魅力。

责编:赵洪芝
审签:孙 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