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咽音:享歌唱之乐 谱声乐华章

2025-01-15 13:1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说起咽音,对于非音乐专业人士来说比较陌生。事实上,它是一种重要的嗓音训练方法,源于意大利,20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青岛咽音传承的链条,最早追溯到韩明新老师,他从事咽音研究50余年,尽管已离世十年,其妻薛景春与弟子李克琴仍致力于此项技艺的传承,无声耕耘。近期,记者得见这两位老师,聆听她们与咽音的故事。

韩明新

  韩明新:

  将咽音带回故乡青岛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声乐研究所从全国各地选派了一批学员,专攻咽音,24岁的韩明新被送往上海学习,在那里遇到了林俊卿老师,从而与咽音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林俊卿是中国嗓音专家,他结合其学习、研究和教学的丰富经验,总结出了《咽音训练八个步骤》。这一方法以打开喉咙为前提,以正确的气息支持为基础,以特殊嗓音激起方式充分激活喉咽腔各组织机能的嗓音训练练习。

  “1971年,韩老师回到青岛,进入了青岛市歌舞剧院,但他始终致力于咽音的研究与传播。退休后,他不仅创办了声乐研究室,专注于咽音的传播,还参与制作了多部歌剧,其中包括2004年推出的《江姐》,受到广泛好评。”韩明新夫人、今年70岁的薛景春说。

  薛景春作为韩明新的早期弟子,她告诉记者:“咽音让你的声音听起来像金属般清脆,立体而通透,这种声音需要经过雕琢和后期训练。”正是通过学习咽音,薛景春的声音功能得到了加强,穿透力也更加显著,“如果没有咽音,我不可能领悟到歌唱发音的科学原理,更无法解决高音问题。”薛景春说。

  2012年,韩明新将自己对咽音的研究整理成册《“咽音”练声法》,“册子分为五个章节,嗓子功能、“管子”与“咽音”、呼吸、“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歌唱、答疑解惑,为咽音传播留下了宝贵的材料资料。”

李克琴正在为学员们上课。

  李克琴:

  从懵懂走向咽音教师之路

  韩明新的另一名早期弟子是李克琴,她与咽音结缘已逾半世纪,“小时候,我和韩老师是邻居。记得有一年,林俊卿老师来青岛度假,韩老师让我去他家帮忙,林老师要我唱歌,第一关拉伸舌头就没过关。”为了通关,李克琴每天早晨跑步去动物园练声,“动物园里的动物早晨也会叫,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些动物的叫声和老师教的有些类似,于是开始模仿动物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从那以后,李克琴爱上了唱歌,一天不练唱就觉得空落落的。

  1972年,李克琴跟随韩明新学习咽音发声法。1974年,李克琴参加了林俊卿在青岛为期3个月的培训。后来,李克琴考入了青岛市歌舞团,“来到这里后发现自己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太薄弱了,于是我决定去学习理论知识。”1980年,李克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

  毕业回到青岛后的李克琴一直坚持以咽音为核心进行教学,为国内声乐专业院校和青岛社会各界培养了千余名优秀声乐人才,曾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声乐比赛一等奖。“工作时,我利用业余时间向社会传播咽音,退休后,我尽全力推广咽音。”2024年12月,咽音振兴工作委员会公布了第三批“林俊卿咽音练声体系咽音教师资格审查合格人员”,李克琴名列其中。

  咽音不仅享歌唱之乐

  更是一种健康理念

  采访当天,李克琴正在泰州路社区教授老年人唱歌,“55岁退休后开始在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教学,用咽音唱法帮助他们唱歌不再疲惫。”李克琴边说边打开了自己编写的教材,“我编写的教材都是基于我平时积累的咽音唱法和歌曲知识,内容从易到难,便于老年朋友学习和掌握。”李克琴说。她的学生、今年75岁的杨淑英告诉记者,她跟随李克琴老师学习唱歌已有三年,“每周都热切期待上课,老师授课充满情感且易于理解,最重要的是,我们唱歌不再感到疲惫,还能收获快乐。”

  李克琴认为,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爱,“在我的歌唱生涯中,我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学校毕业走向讲台,退休后我从未离开过咽音唱法,我愿将这套咽音唱法传递给更多人,让他们了解科学的发声方法,珍爱自己的嗓音。”李克琴表示。

  “咽音唱法不仅是一种歌唱技能,还是一种声带疗法,许多人在歌唱中不慎损伤了嗓子,却不知如何发生的。希望大家重视咽音发声,共同推动其发展和传承,保护好我们美妙的声音。”

  

责编:姜晖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