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文学+影视“大家谈”(第一期)

2024-11-14 16:10   青岛市文联

11月5日上午,市作协、市影视协组织主席团成员、专业作家、影视公司、文艺从业者,在青岛东方影都召开了专业作家文学作品影视转化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探索了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文学与影视“双向奔赴”助力鼓呼。现将与会作家与影视协会成员交流发言内容予以摘录编发。

感谢青岛市文联和青岛市文旅局对青岛本土优秀作家作品影视化的大力推动。无论长剧短剧形式如何变幻,内容永远为王,只有优秀的内容才能真正获得观众认可。文学作品最终落地成为影视作品需要多方面的交流沟通,希望青岛相关政府部门能出台更多扶持本土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利好政策,尽快搭建作家、影视企业和投资方的三方平台,让更多的青岛影视企业愿意拍有钱拍青岛本土作品,使青岛成为名副其实能产出本土优秀内容的电影之都。

我的写作主要分为海洋文学和传统文化两个大类。这两个大类其实也可以合并起来看,因为都是凭海和向海的,都是借助于“海”之精神内核,来表现传统守望、故乡城愁、精工匠心。它们被赋予了蓝色气质。或者说我在持续地追寻一种蓝色气质。蓝,在我这里代表着静谧、自由、阔远、神秘、源头与终极。当海与城的空间视野搭建完成,人物命运起伏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驱动力,起伏、远近、表里、疏密,最终呈现人、海、城三位一体的小说风景。

我觉得我所从事的小说写作和影视创作应该有许多共通之处。毕竟我们都是在做无中生有的事,都是要通过虚构表达对世界、对人,对人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解。而在我们的表达中,也一定都会有来自自身的经验、感受、情感和想象。当然,小说依赖文字前行,相对会更简洁、也更自由些,而要具体落实到视听化影像当中,一定会更复杂,会受到更多限制,也更依赖集体的智慧吧?我从小就是个电影迷,这些年跟写小说关系最密切的爱好也是看电影。尤其是经典,或引发热议的所谓现象级影视作品,我都会关注。因为自知自己比较宅,接触社会层面也有限,优秀的影视剧作品总能切中时代、社会的情感脉搏,为我的写作提供滋养。

影视产业需要文学和科技等多维度助力。首先,优质的内容始终是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作家协会拥有丰富的文学作品资源,这些作品是影视创作的重要素材源泉。以《人世间》为例,原著作者梁晓声的创作提供了扎实的故事蓝本,而电视剧通过影视化的手段,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影像,最终作品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成绩。其次,技术融合与创新让影视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影视产业与数字技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同时,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影视体验,这就要求影视创作者和相关企业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技术,提升影视产品的科技含量,满足观众对新型影视体验的需求。

在中国文学的影像改编版图中,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后,扩大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广度,构建了具有独特地域标识的文化形象。青岛文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劲的创作势头。然而,根据青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的数量、质量与影响仍有较大差距,岛城韵味的影视作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加强文学界、电影界和学术界的联动,学术研究、影视文学创作、文艺评论等各个方面共同为青岛影视发声。其次,加强本地影人与文学家的联动,本地导演、演员来演绎本地的文学作品,从文字到影像,为作品本身打上青岛印记。再次,借鉴国内其他地域的文学影像化策略,为青岛文学的影像化和传播策略寻求实现路径。

作为大学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青年教师,每天面对把小红书当作搜索引擎、把时间大量花费在短视频和游戏上的年轻人,我时常思考传统的影视剧创作在当下到底还具不具备吸引力和生命力?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并非易事,它既是艺术的再创造,也是对原作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传达。青岛作家群体庞大,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作品充盈在地文化和时代风貌,具有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丰沛元素。未来,期待青岛作家和影视创作者能碰撞出更多火花,探索新时代新趋势下的更多艺术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可能性。

在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的过程中,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没有不能改编的作品,只有不能展现的内容。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适合改编影视剧呢,首先看书名,《日头日头照着我》最初吸引自己的就是这本书的书名,后来呈现在影视剧里,虽然里面的内容基本颠覆,人物名字也极少存在,但却保留了书名作为剧名。其次看人物,《苦乐村官》是曹锐老师一万多字的陇剧舞台剧改编的,但人物极好,改编的时候那情节跟泉水往外冒似的突突外溢,剧本从写完到拍摄,改动极少却很成功。还有就是看作品的历史厚度和向上的内核,参与过的几部历史人物的改编,都有同样的基质,是主旋律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首要条件。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