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里的改革故事⑥|光伏项目20天完成基本施工,施工经理为何觉得开工“仓促”
2024-11-13 06:50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一次“仓促”的开工
11月8日,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刘官庄村300多米的光伏长廊下,一盏盏七彩灯笼随风起舞。沿着光伏长廊走到道路尽头,郑旺镇刘官庄村1892KW道路及养殖场屋顶光伏项目的施工经理杨光,正在和工人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仅用20天左右,这个光伏长廊项目就完成了基本建设工作。杨光却笑着说,这是一次“仓促”的开工。
“收到开工通知时,原材料还没有采购,施工方案也没设计好,甚至工人都没找。”杨光回忆着开工之前的紧急筹备情况,仍然感觉有点紧张,“我们连夜从外地的其他项目上抽调了10名工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让材料采买、方案设计和施工建设同步进行,才按期完成了项目施工。”
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刘官庄村的光伏长廊已建设完成。
开工之所以如此突然,是因为项目审批流程的提速。“按照原计划,通过层层审批后,项目大约在11月初开工。”杨光说,但是没想到河东区光伏产业应用“一件事”改革后,开工时间提前了20多天。
与杨光略感紧张的经历不同,作为项目申请人,山东欧圣达电站投资部负责人王治源对光伏产业应用“一件事”改革的感受,是“像中了彩票一样”。
“我们原先准备让4名员工一起,预计花1个月的时间把刘官庄村光伏长廊项目的审批手续办下来。”王治源说,“准备好材料后,我们去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咨询审批流程,没想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临沂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件事’网上办事大厅,线上完成了材料申报,3天后审批结果就出来了。”
“欧圣达的项目是系统正式应用以来,第一个申报的项目。”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服务股股长王志凤说,“快”是因为打通了多个部门之间的关联业务通道,实现了信息共享,将以前光伏应用项目审批需要的24项材料,缩减为13项,光伏报装审批时间缩短到最快1天。
11月8日,群众在临沂市河东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光伏产业应用“一件事”相关事项。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分布式光伏项目立项并网的审批效率,河东区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电网接入和消纳原则性意见出具、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意见出具整合为光伏产业应用“一件事”,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全程网办”。截至目前,已为5家新能源公司提供“一件事”服务,全过程跟进办理业务20余件。
“我们依托临沂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与国家电网营销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数据共享,减少材料重复提交、数据重复录入,企业在线上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理全部业务,实现光伏报装业务全流程集中审批。”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科科长徐文涛说,企业还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审核进度。
一次服务提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规划。刘官庄村的项目建成后,王治源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后续工作更忙了。“这让我们对在临沂投资光伏应用项目更有信心了,现在正在谈河东区太平街道八间屋村和郯城这两个地方的项目。”王治源说。
同样忙碌的还有杨光,新项目开工在即,有了在刘官庄村开工的经验后,这次的施工准备工作,杨光又提前了一些。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王思晴 策划 梁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