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雷:文化复兴《锄田图》作品

2024-11-15 16:27   艺术百科

丁亚雷《锄田图》作品

丁亚雷,男,画家、美术评论家。南京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金陵美术馆理事。南京颜真卿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油雕院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2007年至今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

文化复兴与大国胸怀

文/丁亚雷

今天,我们提出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口号。

关于“复兴”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给的解释非常简单,就是“衰落后再兴盛起来”的意思。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况才能称得上是兴盛呢?

对今天所有在世的中国人来说,无论是上到一百多岁的长寿老人,还是下到刚刚出生的襁褓婴孩,目前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历史阶段,绝对是我们所能切身感知到的最兴盛的时代。放眼四海,中国的综合国力坐二望一。天下第一虽然不能说指日可待,但想想,或许并不遥远。可是,做了第一又如何?你还想让人家向你进贡吗?人家也是要吃饭的。我去国外的时候,想给孩子买个当地的玩具做礼物,转遍了商场,都是Made in China。感觉中国差不多要为全世界的商品都打上唛头了。这算不算是衰落之后的再兴盛?如果算,那伟大复兴已经实现了。如果不算,那还有什么是没有“再兴盛”的呢?

以前有个口号,叫“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搞得我们精神紧张。但尽管如此,国力弱的时候它也没能亡得了咱们。现在坐二望一了,它还能亡得了么?虽然说今天的世界还不太平,还有许多“文明的冲突”,但帝国时代毕竟已经是人类遥远的过去了。复兴,无论对哪个民族来说,都不能再包含天下帝国的思维。

500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虽然后来影响了全世界,但是在一开始,它是特定历史区域内的事件。而今天中国的复兴,从一开始就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它已经不可能再是关起门来的一国复兴。中国的复兴需要的是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推动中国复兴的动力不应该是产生自精神紧张中的文化野心,而应该是源自从容豁达的文化自信。高层提出的“三个自信”,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这种文化自信当然需要国力做支撑,但生成它的土壤更应该是一种国家胸怀。拳王阿里不久前刚刚去世。这个性格刚烈的黑人,年轻时由于对自己国家的种族歧视政策不满,曾经把自己获得的奥运金牌扔进了大海,并赌气说:“我再也不愿意为这样的国家效力了。”但在几十年后,美国人仍然把点燃奥运火炬的荣誉赋予给他,甚至授予他“总统自由勋章”。这就是一种国家胸怀的体现。

今天中国的复兴,无论对内对外,都需要这样一种宽广的文化胸怀。500年前的欧洲人,从他们的古典先贤那里提取到了所需要的思想种子,完成了他们面向未来的文艺复兴。今天的我们面对的智慧遗产更加的丰富,但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从中提取出一种能够培养我们宽广文化胸怀的智慧因子。这是我们今天的复兴所需要,或者说,文化胸怀的重建就是今天中国的文化复兴。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