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沙龙丨北坦街道:探索北坦密码:产业协同、侨务创新与社区和谐发展之路

2024-12-12 11:11   大众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大众网·海报新闻与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联合制作播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济南镇街高质量发展”——书记沙龙》系列访谈节目,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济南市各镇街书记,就新时代镇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等工作路径进行访谈。

  今天,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到天桥区北坦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超与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做客演播室开展“头脑风暴”、共话发展。首先,请李书记与董院长跟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李超: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董彦岭: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再次欢迎李书记和董院长

  主持人:从我们之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北坦街道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向好。在老城区发展经济可能会面临不少的挑战,那么,李书记北坦街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经济指标培育挖掘方面,除了地理位置、招商载体、政策利好和历史文化底蕴外,还有哪些关键因素?

  李超:感谢主持人的提问和各位观众的关注。北坦街道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重视总体设计与科学分布实施。我们坚持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提出 “一圈两楼三产业” 思路。

  聚焦 “一圈”,就是焕发北坦商圈活力,大力改善提升北坦美食街、眼镜市场等商业综合体,塑造老城区商圈新容貌。

  聚力 “两楼”,把明湖广场、银座好望角两栋商务楼宇作为经济发展引擎,强化市场主体跟踪问效与培育扶持,提升街域税收贡献。

  聚合 “三产业”,构建传统餐饮商贸、高端现代服务、电力施工行业的产业体系,为北坦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跨越积蓄强大动能。

  那么简单来讲,“一圈”就是我们北坦的活力人气榜,“两楼”是我们的税收钱袋子,“三产业”就是我们发展动能的一个蓄水池。

  主持人:刚才,李书记提到北坦街道重视顶层设计提出 “一圈两楼三产业” 思路推动高质量发展,那么请问董院长从区域经济规划的专业视角来看,这种基于街道层面的产业布局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精准对接区域宏观经济战略与市场微观需求,以确保各产业板块之间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董彦岭:从产业发展上来讲,我们街道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承接者。另外呢,我们说产业发展也是咱们街道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李书记谈到“一圈”“两楼”“三产业”把它们三者的关系总结的非常好。这“一圈”呢就是市场,就是要有人间烟火气。第二个,就是我们这个楼宇经济,楼宇经济也是我们城市产业的载体,也是我们产值和税收的贡献者。那么产业能够和载体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这些举措既注重了基础,又面向了未来。

  我觉得咱们街道在产业发展方面可以更解放思想一些,突破我们现有的产业框架,将来谋划一些新发展、新的产业领域,尤其是我们现在讲到这个产业革命,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实际上存在着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北坦作为一个有历史积淀的街道,尽管现在我们发展中可能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约束,但是我们一定要眼光高远,从长计议和布局。

  主持人:感谢董院长为我们带来的专业解读,北坦是天桥区“高端服务组团”的重要部分,在发展高端服务业方面,咱们北坦街道有哪些具体的方向和举措来提升其质量和竞争力呢?

  李超:在高端服务业发展进程中,我们着重从多维度发力以提升其质量与竞争力,力促服务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

  具体来说,一方面,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精准锚定高端服务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北坦现在有在营的发展单位是1787家,有30家是注册在我们本地的电力行业企业。以辖区电力行业为龙头,我们积极推动产业链培育工作,成功组建起以山东格瑞德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卓尔达电气工程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电力相关企业为成员的行业联盟。通过这一联盟机制,达成信息的高效互通与资源的优化共享,逐步将电力行业塑造成北坦辖区的支柱性龙头产业,为整体高端服务业发展筑牢根基。从最新的税收反馈数据来讲,这30家电力行业企业已经占了我们全办税收的26%,也就超过了1/4强,这个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引导企业产品升级。持续推进北坦美食文化主题街区项目的实施,在美食品类上以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商家为招引对象,高标准举办“北坦美食文化节”,积极举办“黄河大集”等各类促消费活动,积极推进“明湖广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动麦便利等连锁便利店进社区,进一步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这里给大家再分享一下,应该是我们北坦人对美食和美食文化有一种情怀或一种情结。所以我们多年以来历届党委领导班子都想了很多方法,也一直在坚持做这项工作。比如说,今年我们就高标准谋划了第16届北坦美食节,也受到了广大商家和广大这个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对于这个美食街的打造,我们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下一步会逐步变成现实。

  主持人:感谢李书记的解答,李书记也介绍了在北坦街道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竞争力的举措中,组建行业联盟是关键一环。那么想请董院长给我们分析一下,这种以街道主导构建的行业联盟在长期运营中,如何有效解决成员企业的利益分配、市场份额竞争以及技术创新共享等潜在矛盾,从而维持联盟的稳定性与活力?

  董彦岭:电力产业还有美食产业在咱们北坦都形成了集群化发展态势,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政府的作用就特别重要,比如刚才李书记谈到的产业联盟,我觉得第一步,就是咱们政府发挥了引领的作用,把这个联盟的组织健全起来,其实我们也要相信市场机制,他自己有解决发展问题中的一些能力。比如说在咱们这些企业里面,有那种比较核心的企业或者说链主企业,当然也有众多的小微企业参与其中,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和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各方面的协作,比如创新,还有共同推动市场建设方面,我们企业和政府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比如有些牵扯到公共品提供方面,就有效的把他们组织起来,政府发挥的作用更大,在他们协同的过程中,我们更尊重这个市场的需求。成立产业联盟也好,举办美食节也好,最重要的是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不断的去提升它。我们说任何产业没有天生的,就是传统的美食业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升级的,尤其对我们中国人来讲,美食的作用是可以抚慰心灵的,我觉得尤其在咱们济南,将来这方面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谢谢董院长给我们带来非常专业的建议,刚才我们一块探讨了几个关于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相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民生保障方面,社区志愿工作关乎民生保障的重点难题。发挥全市首家社区慈善基金优势构建互助保障体系是北坦街道民生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整合慈善基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需求差异大、资金分配困难等,是如何应对的呢?

  李超: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确实面临一些特殊状况。北坦作为老城区街道的典型代表,辖区内多为开放式老旧小区与回迁安置小区,这就呈现出 “三多三少” 的特点,即老年人、困难人群、双职家庭数量众多,而适老、适幼、适困资源相对匮乏。

  特别是在困难群体这一方面,比如生产路社区天和新居小区是济南市首批廉租房小区,有低保、残疾等各类困难群众348户。为了做好这部分群体的兜底保障,我们通过“慈善、自治、互助”的方式,本年内新募集慈善基金近11万元,推进“幸福家园”工程、路灯“荧光项目”等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我们在建设全区首批残疾人之家的基础上,依托“爱之翼”公益创投助残项目,免费为辖区残障人群提供辅助器具申请、更换,上门开展康复医疗、心理疏导。

  聚焦“看娃难”问题,联合市、区“双报到”单位,设立“一米心愿树”和“心愿箱”,通过举办青少年非遗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发动社区社会组织“芒果乐”开发“七彩朝阳”项目,同时对接济南市少年宫、驻地学校等党组织,开展亲子阅读、假期托管班,将“家门口的托管”落到实处。

  聚焦老年群体,在积极推进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居民提供养老、助医、助残、助餐等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同步搭建“枫叶大篷车”、手工串珠义卖、春舒棉被工作室等公益志愿载体。比如北关社区,今年通过“爱心义卖”就筹集善款25000余元,不仅实现了社区基金“自我造血”,也变“养老”为“享老”,获评全国老年示范性友好型社区并入选山东省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典型案例,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我想单独为我们的北关社区点一个赞,刚才我提到今年的慈善基金是25000余元,其实从总量来说并不是特别多,但是我想多说一句,因为这个慈善项目本身很多都是免费的,即使收费也是非常低,比如说磨一把刀可能是两块钱,一床棉被大概150元,25000余元看着总量不多,但是点点点滴滴汇聚起来,其实体现了老百姓对这项活动的认可度,参与度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我们北关社区,我敢这样说,虽然我们的硬件设施不是最好的,但是在这个社区我们的人心是最齐的,生活在这个社区幸福度也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谢谢李书记的介绍,刚才李书记也介绍了北坦街道作为老城区,面临这种“三多三少”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民生需求。那么请问一下董院长,在这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街道如何确定民生服务项目的优先序,以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又怎样通过跨区域合作或资源整合来拓展民生服务的资源供给渠道?

  董彦岭:刚才李书记谈到“三多三少”,这个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一个街道它的文明程度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他们对待这些弱势群体的态度和他们所做的工作。应该说咱们北坦街道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比如刚才李书记讲到今年的慈善基金是25000余元,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充分的去挖掘内部的群体力量提供各种服务,能够真正的服务到这些群体,这就做的非常好。

  当然从经济学上来讲,就是我们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有限的,将来我觉得应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这种资源互动,比如说有的街道和区域年轻人比较多,收入高的群体占比较大,我们如果能在更大范围内去配置这些资源,那么帮助这些群体的能力就会增强。

  我觉得北坦自身这些工作做的非常好了,比如说像荧光工程,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一些小事,比如我们装一个路灯,可能就点亮一个社区。我们从群众需求最强烈、呼声最高的一些小项目做起,通过这种方式唤醒更多资源来帮助这些群体。

  主持人:谢谢董院长,刚才我们提到北坦利用社区慈善基金来构建互助保障体系这样一个亮点,那么我们也了解到北坦街道依托华黎社区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探索新工作机制也是很有特色的尝试。这种机制在实际运作中,是如何满足侨属侨眷多样化需求,并与社区整体发展相融合的呢?

  李超:华黎社区坐落于济南市天桥区明湖西路303号,是济南市华人华侨以及归侨侨眷相对集中且联系紧密的社区。社区内拥有46位具有华侨身份的居民,其海外关系广泛分布于美、英、法、韩、德、日等6个国家。

  近年来,我们充分依托全国优秀侨胞之家以及全省首个侨胞之家的显著优势,全方位拓展并提升为侨服务的载体与水平。

  我们坚持党建带侨建,整合资源打造“侨星文化广场”“侨法宣传小广场”等阵地,通过普及侨文化知识,讲好侨的故事,营造“党侨群一家亲”的团结氛围。

  同时,我们成立“侨驿站”,组建“侨管家”队伍,在为侨属侨眷提供精细化服务的同时,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双向互动、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此外,我们坚持培养典型,打造山东康都物业“红色物管”侨企贡献品牌、“罗福泉家风工作室”“侨星志愿服务队”等侨务品牌,宣传涉侨政策,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他们爱家乡、勇担当,用心参与社区建设,各侨眷侨企累计参与义务巡防、文明宣讲等志愿服务300余次,组织救灾助学等各类慈善活动20余场,捐款捐物50余万元,华黎花园小区被住建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全国“幸福小区”。

  主持人:刚才通过李书记的介绍,我们知道华黎社区的桥务工作机制创新为社区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应。那么,想问董院长从区域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如何借助侨胞资源进一步挖掘社区乃至街道的文化经济价值,例如开发具有侨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或文化创意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协同发展?

  董彦岭:华侨是咱们社区非常宝贵的一个资源,刚才李书记谈到,咱们北坦做的这些工作,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提升这些华侨的满意度,华侨可能会要找到我们说的根和魂,怎么把咱们传统的一些东西融入到我们为华侨服务的过程中。另外,华侨可能也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我们针对他们的需求去贴近服务。我们说第二个度,就是融入度。华侨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他们有自己的一些先进的东西和我们的社区建设可能更好的融入,他们有了参与感,那满意度也会提升。

  还有一个层面,我觉得将来还可以就挖掘一下,就是要提升华侨对我们发展的贡献度。刚才李书记谈到,他们分布在很多国家,他们对外联系的面就非常广,对咱们济南来讲开放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怎么把这一部分资源利用好,把我们的需求能够精准对接,很多机会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对接融合中产生的。

  主持人:无论是互助保障体系,还是我们的社区的桥务工作,其实都是我们基层治理的一部分。良好的基层治理是街道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请问李书记,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街道网格工作体系和建设省级一档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处理矛盾纠纷和热线交办件的效率和质量?有哪些创新的工作方法?

  李超:街道、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无论是“一站式”矛调中心还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都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阵地,被我们称作“送上门儿的群众工作”。

  过去,我们推行“接诉即办”机制。其运作模式是,在接到群众来电或来访反映的问题后,第一时间予以受理,并尽快给出答复与解决方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矛盾纠纷以及热线交办事项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能够提前对潜在问题进行摸排,这样可以有效分流非警情事件的压力。同时,各社区的 “和事佬” 调解队员们由于“人熟、地熟、情况熟”,能够发挥独特优势,做到对矛盾纠纷的 “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同时,我们全新构建街道网格化“四级架构、五项制度、六步流程、五色服务”的“4565”网格工作机制,实行“每日一巡查、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总结”,持续优化网格事项处置“采集—建档—受理—处置—反馈—结单”六步工作流程,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又以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矛盾调解预警预判能力、就地化解能力、基层吸附能力“三个能力”,为百姓搭建起一个“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的平台,真正实现变“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年内常规性12345热线交办件受理同比下降33%,累计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700余次,受理矛盾纠纷案件120多起,调解成功率近九成。

  主持人:谢谢李书记,刚才介绍了北坦街道在基层治理方面构建了 “4565” 网格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模式转变。那么想请问董院长,从区域治理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看,这种新型治理机制相较于传统模式,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与治理效果产出方面有哪些显著变化?如何进一步优化该机制以降低治理成本并提高治理效益?

  董彦岭: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哪怕是处理纠纷,我们也要有成本概念,因为我们基层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刚才李书记提到一个很好的理念,就是把12345的投诉当做一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实际上我们说这些反映它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能够对结束的这些件能做到举一反三,那未来出现类似问题的机会就会少得多,就是有点到面来处理这些问题。

  第二就是“治纠纷于未萌”,这个概念我觉得也非常好。其实很多投诉案件最初就是鸡毛蒜皮,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去发现和处理它,就不是这种投诉的案件了。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充分去发挥网格员的作用。

  案件纠纷什么时候处理成本最低呢?就是在没有上升为大的纠纷的时候。这首先是态度问题,其实才是方法问题,我们把网格员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好,人熟是宝嘛,去做工作的话双方也容易接受,冲突的烈度、矛盾的烈度相对就会比较小。刚才我看到一个数字印象还是非常深的,就是热线交办案件下降33%,这是对我们工作成效的一个很大的肯定。

  主持人:谢谢董院长的介绍,我们知道北坦街道的明湖广场是全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试点,在推动试点的过程中,形成了明湖广场共治的“红色商贸圈”、全域党群共建的“朋友圈”和百“家门口儿”的共享党群便民服务圈,通过三圈融合来推动党群惠民的工作思路。想请问李书记如何实现这个工作,同时对北坦街道未来发展的期望是什么?

  李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结合全市首批明湖广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以“三圈”联动,推动党群惠民,让群众幸福“出圈”。

  一是通过商居联建,规划红色商贸“一条街”。我们组织街道相关科室及楼宇物业党支部,成立“红色楼宇管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者”,小区、楼宇企业党支部为“主导者”,党员、居民、商户为“建设者”,结对共建部门为“助力者”的“商居联盟”,采取网格议事、分类而治的形式,实现商居“对话”。引导各成员单位认领安全生产、诚信经营等治理微项目,构建起了街道主抓、社区协同、楼宇管家落实和商户党员参与的商圈治理体系。

  二是通过结对共建,推进资源下沉“多路径”。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道全域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先后牵头与鲁商集团等13家驻区单位党组织达成共建意向,开展“微心愿认领”等共建项目11个,协调解决了泉城书房供暖、北坦美食街沿街整治等“民生微实事”百余件,搭建起“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三是通过多网融合,点亮基层治理“满天星”。持续整合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民超市、低幼托管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资源,推进“幸福直播间”“社区夜校”“家门口的托管站”等特色项目,搭建“一刻钟服务圈”。

  今年以来,依托共建单位、第三方机构和专业社会组织,累计开展睦邻市集、扶老护幼等活动400余场、服务群众近30000人次,初步实现服务居民有“深度”、基层治理有“温度”。

  最后,如果说愿景的话,我们一直都说北坦行政区域形似“如意”,所以我们对街道未来发展的最大期望就是通过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美、宜居环境美、社会治理美、生活幸福美、人文和谐美的“五美社区”,建设生活如意、工作如意、创新如意的“如意北坦”,让北坦成为总部经济聚集区、泉城济南会客厅、宜居宜业首选地、称心如意幸福家。

  主持人:感谢李书记详细的介绍,刚才李书记介绍了北坦街道以“三圈”融合推动党群惠民的一些具体的举措和措施。接下来,想请董院长来跟我们分析一下,从区域经济空间整合理论来看,如何进一步优化“红色商贸圈”“朋友圈”“便民服务圈”之间的空间布局与功能耦合,以提升整个街道区域空间的经济活力与居民生活品质,并为其他镇街提供可借鉴的空间整合经验?

  董彦岭:我们说党建要和我们街道的主要工作要实现有机的结合,刚才李书记谈到的“三个圈”就是通过党建引领把相关主题实现了有机的结合。比如商居关系,它既是一个相互服务和谐共处的一种关系,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出现纠葛和矛盾。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圈里,有了矛盾,多做一些工作就促进了商居和谐。

  社区工作也需要源下沉,下沉了以后可以更好的去解决问题。里面提到两个词,我觉得体会非常深,一个叫微心愿,一个叫微实施,微心愿就是我们的需求,微实施就是我们去满足这些需求的一些办法,这就是我们基层做党建很重要的一个发力点。最后讲到便民服务圈,我觉得就是要把我们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民生建设中去,就像我们说一刻钟生活圈,真正达到了便利化、舒适化,让我们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个区域,无论他的资源是什么样的,我们如果能实现了它的有机结合,就会实现相互促进,在促进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我觉得北坦这个名字就非常好,非常敞亮的一种感觉。未来不仅让它形似如意,我们也要让它确实如意。这个要需要我们基层一点一点的工作积累,一点一点的创新性想法,不断的去优化,让咱们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让咱们的商户能够在这个地方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也祝愿咱们北坦,未来更美好更如意。

  主持人:感谢董院长给我们带来的专业建议,同时再次感谢李书记。我们相信通过今天的沙龙,对如意北坦也是充满了期待。今天的“书记沙龙”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我们的“一镇之计”可以为您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

  我们下期再见!

  李超:各位朋友再见!

  董彦岭:再见!

责编:聂堃
审签:张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