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新区的产业“磁力”有多强?这家氢能公司40天落地半年出新品

2024-10-14 11:25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从考察到公司落地仅用40多天,半年时间就推出新产品,多个合作项目陆续推进……是什么让烟台鏊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此顺利落地黄渤海新区并实现快速发展?答案是过硬的产业配套能力。

  “自7月23日鏊润能源发布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多源制氢系统、核心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等多项新能源产品和技术以来,公司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该公司首席科学家、总裁李东飞介绍,近日他们还与南京工业大学正式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氢能及相关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李东飞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一直专注于氢能源的研究与利用。山东毅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毅一直与李东飞有技术合作,因看好氢能源利用的广阔前景,曲毅和几位投资人便邀请李东飞到黄渤海新区考察。

  “去年11月3日,李博士第一次来跟我们对接,就在这间会议室里。”黄渤海新区储能产业招商专班负责人李顺杰介绍:“我们详细介绍了烟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工商业使用场景,以及黄渤海新区储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规划,李博士非常感兴趣。”

  11月6日,李东飞邀请黄渤海新区储能产业招商专班一行参加进博会,并在展会上详细介绍了其氢能发电产品的样机。双方越聊越深入:从技术聊到产业配套、市场前景,又聊到基地建设……

  几天之后,李东飞再次来到黄渤海新区,在招商专班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看企业、进车间。从东德实业的氢能装备产业基地,到凯格瑞森的氢气循环总成、氢探的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再到冰轮环境的低碳装备产业园……李东飞兴奋地对几位投资人说:“黄渤海新区及周边有20多家企业可以为我们配套,体积配套比可以达到90%以上,把项目落在黄渤海新区,可以大大节省零部件配套物流成本。”

  投资人吃了定心丸,马上开始准备注册公司。

  12月15日,烟台鏊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黄渤海新区注册成立。为帮助企业缩短投产周期,招商专班一边帮企业跑工商注册手续,一边帮其在辖区内协调租赁厂房,供其研发和试生产。企业从洽谈到落地,再到推出新产品,仅用了半年时间。

  新型储能产业是黄渤海新区抢抓产业风口,以链式思维系统谋划,从传统优势产业里“种”出来的新兴产业。目前,黄渤海新区已集聚新型储能产业重点企业30多家,涉及电池材料、电芯电控、系统集成、氢储能等领域,其中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万华、泰和、德邦等上市公司在新型储能领域均有布局,力华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万华六氟磷酸锂等一批在建项目正加快推进,全区新型储能产业已初具规模。

  根据发展规划,黄渤海新区力争到2025年集聚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企业50家以上、园区产值达到200亿元,到2030年突破1000亿规模,基本形成创新策源能力显著、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助力烟台市打造中国北方储能之都。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董卿 从春龙 通讯员 姜乾)

责编:巩小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