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互促,城乡融合 “莒南好例” 是怎样炼成的?

2024-09-20 07:25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一边是充满活力的农村 一边是镇域工业集聚区

  城乡融合“莒南好例”

图为大店镇四角岭村和美家园

图为山东金鹏磨料磨具有限公司车间

  金秋时节,莒南县大店镇四角岭村成片的沃野中稻浪滚滚,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弯腰抬手托起稻穗看了又看,四角岭村党支部书记耿洪强又一次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村子里,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目的,四角岭村高标准建设“和美家园”,新建安置区可安置居民448户,原村拆迁后可节约土地300多亩,安置区水、电、气、暖、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一边是充满活力的农村,一边是镇域工业集聚区。就在四角岭村不远处,不少磨料磨具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四角岭村村民埋头苦干,在他们手中,一件件产品不断走下生产线,一部分在国内销售,一部分漂洋过海到国外市场。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1957年10月,毛主席对莒南县厉家寨战天斗地整山治水的事迹进行批示。从此,名不见经传的厉家寨一举扬名,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作为农业大县,莒南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很多类似厉家寨的“好例”。新时期,面对新的发展要求,莒南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聚焦镇域自身空间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局限破解,全面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创新设立镇域工业集聚区,以工带农、以工兴商、三产融合,力促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一个城乡融合的“好例”初露端倪。截至目前,莒南县设立工业集聚区9个,总规划面积3万亩,集聚服务规上工业企业92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2024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0.84亿元,占9个镇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4.6%,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莒南县副县长郑军说。

  合作社代管农田

  农民进集聚区工厂

  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更有力的举措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现在的地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来耕种、管理,效率更高,收成更好。”耿洪强说,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四角岭村采取“支部+农户+农场”的路径,创办莒南县兴岭土地股份合作社,拥有大型机械100余台套,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合作社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水稻由原来的传统人工插秧发展到现在的无人机播种、机械覆膜种植、机械插秧;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施肥,按需打药;全自动无人机和拖拉机,实现机械与北斗系统5G技术有机融合,手机点一下就能自动耕地、播种、打药。

  “合作社培育的小麦品种观奇4号到观奇11号,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以后可实现每斤1元多钱的小麦到近3元的麦种的升值。”耿洪强说,村里新上了水稻、面粉加工生产线,注册“沂蒙禾园”“沂蒙谷润”品牌,每年仅加工车间就将为村集体增加15万元收入。

  农田由技术“代管”,农产品产业链也在不断延长,但农业所需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民离开农田,该去哪儿就业?

  “很多工人都是周边村子的村民,车间里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干得多的一个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山东金鹏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兴振说。

  农民进厂,能有合适的岗位吗?锚定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莒南县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以及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依托良好的传统产业基础,按照“穿珠成盘,连片成群,抱团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产品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等4个主导产业,发展了大店磨具、板泉柳编、涝坡橡塑、相沟饲料、洙边茶叶、道口日化等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镇域工业集聚区,现在已初步打造用工过2万人的条编柳编和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用工1.2万余人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用工超1万人的磨料磨具产业集群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及用工超5千人的茶产业集群。工业集聚发展,充分激活了镇域经济,镇域工业集聚区周边联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2家,初步形成“十群百企兴百村”发展模式,带动周边近10万群众就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激活集聚区企业活力

  做优培强镇域经济,为城乡融合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莒南县重点围绕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深入落实科技“翅膀工程”,开展“高校+产业”专题合作,引导企业及时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产业焕新,保持产业竞争力。

  树立“改扩建也是招商引资”理念,莒南县通过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改扩建。“2022年以来,莒南县镇域工业集聚区内企业实施投资过500万元工业技改项目119个,完成技改投资21.3亿元。”莒南县工信局局长孙崇好介绍,大店镇工业园(集聚区)积极推动磨料磨具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化跃升发展,培育了原料加工、磨料供应、配件服务、磨具生产企业300余家,拉长了产业链、保障了供应链、构建起磨料磨具产业生态链。2023年实施技改项目16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发明专利10个。

  “大店镇的磨具磨料产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涵盖了原料生产、配件生产、磨具制造、产品包装、销售以及设备生产维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降本增效,质优价廉,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竞争力最强,产品市场份额大,年产量20万吨以上。”大店镇党委书记陈立明介绍,磨具磨料产业已带动周边1万余人就业,人均年工资性收入6万元。

  此外,临沂鑫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先后建设的炼钢、热轧、热酸退等项目均已投产达效,冷轧项目开工建设;山东亚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在传统包装印刷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上了智能数字印刷生产线,今年11月将竣工投产;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新上三期无菌包装项目,到2025年末,预计全县液体食品无菌包装材料产能将达到340亿包,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无菌纸盒灌装机和包装材料生产基地。

  同时,莒南县做好招大引强,完善县、镇一体招商机制,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2022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内累计招引落地总投资10.8亿元的诺博德年产60万立方米高性能复合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2亿元的天璐年产1000万套智能仪表配件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裕厚记年产1亿副劳保手套项目等过亿元项目75个,完成投资57.4亿元。

  以工带农兴商

  发展精深加工特色地产品

  农产不加工,到头一场空。农产品加工,一头连着农民与农村,一头连着消费者与城市,是破解城乡“壁垒”的“推动器”。莒南县坚持用工业思维抓农业,用工业思维引领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三农’上,只有把农产品形成从种子到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才能稳健发展,才能实现增产、增效、增收。”莒南县副县长朱礼珂说。

  镇域工业集聚区依托莒南县年产量过10万吨的花生、年出栏量达100多万头的生猪、年产值过6亿元的果蔬和产值过5亿元的茶叶等本地农产品资源,深挖项目,累计招引或带动周边招引落地总投资12亿元的红薯深加工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北方国际云茶仓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总投资5.7亿元的新农肉制品深加工项目等过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29个,形成产业集聚。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农业企业加工转化和合作社农产品生产规模优势,推动农产品就近转化增值。推行“合作社+企业+订单生产”模式,在大店、石莲子、相沟等集聚区,试点草莓、蔬菜、粮油、红薯等订单生产和保护价收购政策,在石莲子、道口、相沟等集聚区,推动合作社农产品入股食品深加工企业试点,降低企业资金压力,让合作社和农户共享增值利润。

  在相沟镇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万亩片”示范区,一些早熟的红薯品种原本深绿色的叶片已转为褐绿相间,掀开红薯藤,挖开红薯垄,饱满的果实便呈现在眼前。依托红薯种植,相沟镇打造山东甘薯产业发展中心,延长红薯产业链,进行红薯产品精深加工。“相沟镇甘薯年产26万吨,但是原来甘薯深加工企业只有3个,年可加工甘薯仅有1.2万吨,占比不到5%。为打通甘薯全产业链,提高甘薯附加值,我们投资建设山东甘薯产业发展中心项目,包括研发楼、玻璃温室育苗棚、加工车间和存贮冷库等,延长红薯产业链。”相沟镇党委书记刘祥军介绍。

  同时,按照“以商带工、以工兴商、工商联动”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临沂商城市场带动作用,依托镇域工业集聚区聚力打造“专业突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关联度高”的商城地产品产业园,引导中小散地产品企业入园和地产品项目落地,实现现有地产品制造业产能的再整合和新增产能的链式提升。目前,集聚区内已集聚山东金鹏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山东景元记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山东赛强新材料优先级公司、临沂双丰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等产值过5000万元商城地产品企业51家,新落地北方国际云茶仓、诺博德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等商城地产品项目16个。谋划打造北方国际云茶仓产业园、高端不锈钢制品产业园、橡胶橡塑产业园、文化传媒和软包装产业园、日化用品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木业家居产业园及轻工产业园等地产品园区8个。

  聚焦配套服务,保障发展要素。支持县级平台公司参与集聚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6.6亿元,重点推进集聚区内道路、水电、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提升集聚区内道路100余公里,集聚区承载力不断提升。统筹政策保障,发挥政策叠加助推效应,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实现各集聚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强化要素支撑,明确了金融、土地、服务等各类政策要素向集聚区重点倾斜的工作原则,今年以来,先后保障集聚区内项目用地803亩,出台“木业贷”“茶叶贷”等40款信贷产品;加强人才引育,利用在上海、青岛等地建设的4处“人才飞地”,帮助集聚区内企业异地引进高学历科研人才32名,转移转化高校技术47项。

  (大众日报记者 王思晴 杜辉升 通讯员 徐俐莉)

责编:石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