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丈量土地——我的四普小记
2024-10-29 15:00 海报新闻
参加工作六年有余,今年赶上这次全国性的重要文物工作,让我倍感骄傲。
桓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证明,境内已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古文化遗址约130处。在这些遗址中,从距今8000多年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文化发展脉络清晰,自成序列。1996年,在史家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比殷墟甲骨文年代早300余年。由此可见,桓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期之后的一个重要聚落群体。这里,孕育了不义帝秦、不阿权贵的鲁仲连、颜斶;西汉“齐诗学”创始人辕固;明代兵部尚书王象乾;清代一代正宗、刑部尚书王士禛等古圣先贤。
县域内文物点以古遗址为主,占总数的71%,且广泛分布于田野,标识物较少,这为野外调查工作增加了难度。文保中心的孙慧主任,算是桓台的老文物人了,她对文物点的基本情况、具体位置、四至范围、周边情况等了如指掌,在她的带领下,野外工作顺利开展。记得复查到省保唐山遗址时,孙慧主任说:“带你们见见一位神人,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高手在民间’。”
遗址北部有一片果园,果园主人李重水大叔是远近闻名的文物通,得知我们要去采集标本,大叔早早就等在了果园里。一路把我们引到他劳作时采集、堆放陶片的地方,在这里,各类陶片应有尽有,时代跨度也很大。李大叔已经迫不及待给我们讲了起来,这是个鼎足、那是个口沿……从特征、部位讲到年代及所属文化信息,越讲越兴奋,整个人神采奕奕。我一直自负于科班出身,此时对李大叔也是心服口服、甘拜下风。
启动实地调查以来,各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村文物长、文物保护员全程陪同,提前在村口等候普查员,随时解答土地权属、性质等问题,保障普查组的就餐、午休场所等。记得普查荆家镇时,去往伊家东遗址的乡间小径窄小崎岖,普查车陷入了泥里无法开出,荆家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剑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东刘村书记,就近协调挖掘机将车拖出,确保普查能顺利进行。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文物工作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一段时间野外调查,桓台县“四普”实地调查组形成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工作机制。一是做好规划。结束当天野外工作后,普查组根据当天普查情况、时间节点、路程、文物点性质等,选定第二天普查路线,并与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做好沟通,确保文物保护员能按时在文物点等候;二是摸透文物点信息。利用晚上时间开碰头会,除了汇总当天普查情况外,还要熟悉一遍第二天拟查文物点的三普资料、查阅地方史志等,便于普查工作高效顺畅;三是检查好普查设备。当天普查结束后,普查队员各司其职,检查设备、及时充电,如有损坏及时报修,确保不因设备问题影响普查进度。
“绿叶扶疏映日辉,金黄籽粒满枝垂”。索镇街道是我们普查实地阶段的第一站,时值夏末秋初,暑热未退。辖区内多为遗址,分布于农田,一眼望去都是高高的玉米地,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远远望去,是一幅幅美丽的秋日画卷。但高大的玉米地为普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站在地面,视线完全被遮挡,普查队员只能根据三普资料,不断尝试去找点位。还需要克服恐惧心理,拨开层层玉米,采集标本。队员们挥汗如雨、衣物单薄,裸露的皮肤被玉米叶划出一道道红色的伤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随着时间推移,普查到唐山镇的时候,已是深秋。凉凉秋雨也没有抵挡住普查员的脚步,为了方便工作,普查队员穿着简易的雨具开始了新一天的普查工作。雨天气温骤降且状况不断,刚达到东周西北遗址时,怕设备淋湿毁坏,大家就打伞给设备遮雨。但在定位时发现,设备一直无信号,不断调试却找不到原因,最后只得寻求售后帮助,细询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给设备打了伞而接收不到信号。野外普查条件不好,普查队员达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保护设备为先,没想到却帮了倒忙。雨一直不停地下,遗址的农田变成了泥地,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地里寻找标本、测绘点位;雨越下越大,路面上也有了一些深深浅浅的小水洼,从泥里出来,又跑到水洼里趟水洗鞋,大家好像又都回到了小时候,玩泥踩水,谁也没有喊苦喊累。
外业的辛劳是身体上的,而内业则更需要细致与认真。每日外业结束,普查队员们的工作仅仅完成了一半,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内心的执著,最终变成一个个字符,聚合成一段段文字;同时汇聚成一个个点,连成一条条线,形成一张张图纸。夜深人静时,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普查队员们目光如炬,于方寸之间绘大千世界,恪守普查质量生命线;我们不舍昼夜,兢兢业业,只为确保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
从夏末到深秋,我们的脚步也遍布了县域内的5个镇(街道),野外普查工作条件艰苦,困难重重,普查队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互帮互助,每天都充满活力。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下开始新一天的工作,野外的工作让我们更加团结,配合更加默契。彼此的关心和帮助也给了我们挑战更大困难的勇气。
参与四普工作,让我真真切切地在文物保护的册页上留下了微不足道的一笔,让我更了解我的家乡,更贴近历史。“四普”工作给我带来不仅是精进专业,更多的是唤醒心中的热爱并坚定守护文物古迹的决心。如今,文物保护的接力棒如今传到了我们这代人的手中,我们要有干事创业的情怀和使命,让文物考古事业薪火相传。
文/桓台县文化和旅游局 巩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