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75件事·党报版面里的山东印记|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

2024-09-23 07:09   大众新闻

  编者按

  筚路蓝缕创伟业,披荆斩棘凯歌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是一个时间的跨度,更是一段奋进的历程。

  报纸是历史的见证。俯仰75年,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与党同心、与大众同频、与时代同行,记录着齐鲁大地上演绎的精彩故事、创造的发展传奇,书写着山东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动人画卷,见证着经济文化大省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巨大变迁。

  时光虽远,记忆犹在。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75年75件事·党报版面里的山东印记”栏目,撷取大众日报版面里的一个个片段,与大家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发展的脉动,向着新的远征再出发。

  2010年9月26日,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济宁泗水圣源书院开幕。论坛期间,聚焦“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主题,围绕“社会责任、社会信用、包容多样、和谐共融”四个话题,举办4场高端会谈(对话)、8场学术分会、1场学术全会、1场电视论坛,发布《尼山和谐宣言》。2010年9月27日大众日报3版刊发《寻求“耶稣”和“孔子”对话》,报道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场高端对话,全文如下:

  寻求“耶稣”和“孔子”对话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场高端对话讨论东西方共处之道

  9月26日上午,山清水秀的曲阜尼山东麓,尼山圣源书院报告厅里高朋满座,一场东西方文明间的高端对话正在这里举行。对话的双方分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博士和美国著名基督教福音派领袖、水晶大教堂创始人罗伯特·舒乐博士,主持对话的是全国政协常委、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赵启正。

  耶稣和孔子都有伟大的思想

  “美国的一个小男孩在4岁的时候,听了舅舅讲到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关注和了解中国。小男孩80年后再次来到中国,他就是今天对话的一方,罗伯特·舒乐博士。”赵启正的开场白让大家充满了期待,而许嘉璐也“抖搂”起了罗伯特·舒乐的一些家事:“今天是舒乐和夫人的钻石婚纪念日,他本该在家中接受亲人们的祝贺;而在从洛杉矶飞往香港的航班上,舒乐又度过了他84岁的生日。面对全家几十人的劝阻,他说既然接受了邀请,就一定要去。于是他来了!”顿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嘉璐接着又“爆料”说,舒乐甚至推辞掉了昨晚的宴会,为的就是“养精蓄锐”,认真对话。

  “能在孔子的诞生地跟儒学大家开展对话是我的荣幸。”舒乐说,耶稣和孔子都有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要有创造性和远见性。耶稣说人是可能做好各种事情的,“可能性”思想寻求的是如何把难题变成奇迹,不能轻易放弃,“我这么做了,就做成了”。

  “这点和我们是相通的。”许嘉璐说,孔子讲有志者事竟成,也是说要坚持下去。以诚相待,坚持寻求东西方共处之道,于是有了今天的文明对话。

  “你有很多手机吗”

  “今天对话的主题是人类危机与文明。你最担忧的人类危机是什么?”赵启正首先把话题抛给了舒乐。

  “物欲增长肆无忌惮,让世俗的理念控制了我们的精神。”舒乐简洁作答,许嘉璐则慷慨激昂:“经济领域无限的贪欲和人际关系中的狂妄自大,正成为人类的通病,对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到LED换代更新很快,手机更是换了一个又一个。赵启正以形象的比喻提出了难题:请从哲学角度评判科学家不可阻挡的发明欲望。

  “我们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东西,社会也不应该过多强调物质的积累,要考虑的是思想个性的发展。”舒乐说,要提倡过简单生活,不该被物质所羁绊。

  许嘉璐认为,社会现有的消费市场呈现出的是虚荣,一些所谓先进物品的产生其实都是资本在背后作祟。“比如我用的还是一款很老的手机,到店里去卖可能就是20多元。但现在有故障要修,好,得花四五百元。要换零部件,对不起,这一款的我们已经停产了不能提供,逼着你去买新的。”

  “我用的也是旧的,都快磨坏了。”赵启正听许嘉璐讲后,掏出了自己的手机给大家展示。接着,他又问舒乐:“你有很多手机吗?”舒乐笑了笑说:“我没有手机,拒绝新技术诱惑。”许嘉璐说:“盲目追求高科技并不能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相反甚至会侵袭人们的心灵。孔子讲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超出实际的需求。”

  旧约“黄金定律”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除了提出话题,赵启正还给听众们留了提问的机会。“中国人多数不信仰宗教,他既不愿到天堂,又不怕入地狱,这如何了得?”一位西方人士现场给主持人出了难题。

  “这是中华文化传播不够产生的问题。”赵启正说,中国人多数无宗教信仰,但有文化信仰。但凡真善美的事物总是相通的,不论它们以宗教方式还是文化方式存在。赵启正接着讲了一个故事来解释:“圣经的旧约有一句被称为黄金定律的话:你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中国的孔子也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的一位神学家叫路易·帕罗,跟我有过对话,他说这句话说得很好,我很能理解,可是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许多西方人只听说过孔子,但不知道孔子说过什么。因此加强交流势在必行。”

  “基督教认为神无处不在,那么请问当大的灾难发生的时候,比如9·11的时候,比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的时候,上帝在哪里呢?”一位外籍人士提问。

  舒乐首先回答:“上帝无处不在。上帝通过人来体现。”许嘉璐说:“中国古代的老子讲自然,他说地球本来就是这样。”许嘉璐认为,关键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可在灾难后重新崛起。“我们崇尚多难兴邦,一个民族可在灾难中变得强大。”

  (编辑 王健 美编 巩晓蕾)

责编:李云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