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75件事·党报版面里的山东印记|1959年:位山枢纽工程完成黄河截流

2024-09-13 06:50   大众新闻

  编者按

  筚路蓝缕创伟业,披荆斩棘凯歌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是一个时间的跨度,更是一段奋进的历程。

  报纸是历史的见证。俯仰75年,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与党同心、与大众同频、与时代同行,记录着齐鲁大地上演绎的精彩故事、创造的发展传奇,书写着山东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动人画卷,见证着经济文化大省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巨大变迁。

  时光虽远,记忆犹在。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今起推出“75年75件事·党报版面里的山东印记”栏目,撷取大众日报版面里的一个个片段,与大家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发展的脉动,向着新的远征再出发。

  1959年12月9日,位山枢纽工程完成黄河截流。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现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40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控制聊城8个县(市区)90个乡(镇)的全部或大部分耕地,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居全国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1959年12月11日大众日报1版刊发《位山枢纽截流工程神速告成黄河被拦腰斩断了!》,摘录如下:

  位山枢纽截流工程神速告成

  黄河被拦腰斩断了!

  【本报讯】黄河被斩断了!战斗在位山枢纽工程截流大坝上的二万余名员工,经过十四昼夜的搏斗,于12月9日下午5时30分胜利地完成了黄河截流工程。一道三百六十六米长、五十八米宽的拦河大坝,象一把利剑,将凶猛的黄河拦腰斩断,迫使滚滚黄水流向新挖的近十里路长的引河,通过拦河闸的控制,驯服地平稳下泄。这时,拦河坝上鞭炮齐鸣,鼓乐震天,建设者们引吭欢呼,热烈拥抱、跳跃,整个工地汇成狂欢的海洋。从此,这条以善淤善决著称的“蛟龙”,就俯首贴耳地按照人们的意志行走,永远结束了黄河横冲直撞、任意泛滥的历史。

  腰斩黄河的截流工程是十分艰巨的。要在三百六十六米宽的河面上,在八百至一千个流量的条件下,用高粱秸和土筑起一座拦河大坝,拦住洪水;并要在平地上挖一条一百六十米宽、六米深、十里路长的引河工程和防沙闸的引河工程。这样的工程,按照通常情况,从设计到备料施工要花几年的时间。结果在各方面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备足了秸料石料,用了十四天的时间就筑起了截流大坝,斩断了黄河,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

  尤其令人惊异的是,整个截流大坝的建筑,没有用一根钢筋,没有用一斤水泥,只用高粱秸、土、石料和一些麻绳就筑成了。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为今后在黄河上建设一系列的梯级枢纽工程中的截流筑坝以及治理其他河道时截流筑坝,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腰斩黄河截流工程的特点是进度快,质量好,压土足,坝堤顺正,土柜后戗,浇筑及时,用的工料少而且安全。截流大坝施工计划是二十天,结果用了十四天;原来计划用工二十七万六千三百五十七个,实际只用了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三十八个;原来计划用秸料六百八十万斤,实际只用了三百九十七万三千七百四十九斤;原来计划用土和石料三十五万五千四百四十三公方,实际只用了二十七万九千九百四十四公方。在整个工程的进行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在腰斩黄河的斗争中,无论是领导干部和民工,都不分昼夜,不顾雨雪,紧张地劳动着。一群来自各地的富有经验的老河工,在七十八岁的薛九龄和七十六岁的刘九星等率领下,担任具体技术指导工作。来自聊城、寿张、临清等地的民工,决心要把他们的英名留在位山,不断地改进操作方法,改革工具,提高工效。

  河南省对截流工程给了很大的支援。在截流大坝开始“进占”以后,为了减轻水力的冲击,他们把黄河上的所有可以放水的引黄涵闸全部开放,减少了三百多个流量,为顺利“进占”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他们还抽调了二百名有经验的员工,来支援这个工程的建设。(本报记者)

  (策划 姚广宽 编辑 赵君 徐超超 美编 唐亚迪)

责编:姜晖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