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察丨和牛、三文鱼、法式鹅肝……谁说山东的土特产太土?
2025-01-16 21:59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实习生 高翔 济南报道
山东三文鱼现代化养殖世界领先、临朐“法式鹅肝”走上全球餐桌、著名的和牛产自德州……去年,山东的宝藏特产频频出圈。有网友调侃:“原来山东的土特产不仅不土,还跟世界接轨了!”
其实,山东土特产赢得瞩目背后,是山东在设施农业、渔业、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品牌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打造了“山东好品”的金名片。
1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干字当头 勇挑大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山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情况。
本次发布会传递出的一个明显信号,土特产已经成为带动山东乡村振兴的“香饽饽”。
2024年,山东立足农产品品类丰、品质优、口碑好的优势,统筹政策、项目,启动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项目选取聚集度较高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以及优势特色农产品,经过申报、评审,确定了枣庄石榴、黄河三角洲对虾、潍坊蔬菜、德州玉米、临沂生猪等14个第一批试点项目,形成了枣庄石榴、黄河故道桑黄、乳山牡蛎等26个特色产业规划,打造寿光蔬菜、沿黄肉牛等8 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由此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山东每个区域都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试点项目还为各个产业配备起了支撑链条,对省级首批确定的14个产业链,给予每个5000万元——2亿元支持。每个链条都有重点项目,搭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每年拿出至少2亿元支持40个以上产业项目;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11个,省里建设专业村镇、名品村等6563个。
在枣庄,围绕石榴全产业链试点重点谋划了10个项目,利用设施改变局域环境气候,从而避免石榴的冻害问题,实施石榴精深提取物及功效产品研发等5个项目,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在德州,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型、“供销社+种植大户+农户”社会服务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型等联农带农机制,延伸试点区玉米产业链条,带动农民27万余人。
“全省14个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共投入财政资金6亿多元,支持各类涉农经营主体140多家,撬动社会和金融投入25亿多元,预计年产值增加过百亿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于永德提到的这组数字,足以显示山东在推动土特产发展中取得的成效。
枣庄石榴红火火,德州玉米产量高,临沂生猪肉质好,黄河三角洲的对虾味道鲜,更别提潍坊蔬菜,享誉全国、走向全球……山东通过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营销、品牌推广有机融合,实现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
于永德说,要力争经过3年努力,集中打造一批年产值超过50亿元(主要是种植业)、100亿元(主要是畜禽、渔业),产业链条完整、带动作用明显、品牌效应显著、联农带农紧密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