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云南翁丁老寨为何毁于一把火?

··

  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有着“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老寨毁于一旦,约百座佤族传统草木民居被烧为灰烬。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当地重点打造的4A级景区、特色小镇,翁丁村近年来各类建设投资已达2亿多元。但有多少投在了消防?一个老寨为何毁于一把火?全国数千个传统村落还暗藏多少消防隐患?

2月14日,消防人员在云南翁丁老寨火灾现场扑救。新华社发

  短短数小时内百余座传统民居被毁,当天风力约有6级

  2月14日下午5时40分许,翁丁村老寨突发大火。短短数小时内,整座老寨几乎被大火夷为平地。

  33岁的村民肖文萍流着眼泪回忆说,火灾发生时她正好在村外,从几百米远就能看到火光冲天,还能听到木头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从空中俯瞰,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老寨严重受损(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翁丁,在佤语中意思是“云雾缭绕的地方”。翁丁村老寨原是云南佤族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保留最为完整的佤族群居村落之一,村内佤族传统“干栏式”茅草房、佤族图腾柱、剽牛桩、木鼓房等保存完好。自2012年以来,翁丁村老寨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近几年,翁丁村老寨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据沧源县政府新闻办通报,火灾发生后,当地迅速组织灭火救援人员1068人、救援车辆23辆参与灭火。火灾明火于当晚11时15分被扑灭。此次火灾共烧毁房屋104间,其中包括寨门2个、厕所4间,无人员伤亡。

  有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传说有400多年历史,由于草木房子的寿命最多只有四五十年,所以被烧毁的民居大多是近些年沿用佤族传统工艺盖的。”

  火灾发生后第二天,记者赶赴现场看到,翁丁村老寨内的佤族传统“干栏式”茅草房几乎被全部烧光,从空中俯瞰,已化为一堆堆灰烬。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火灾最初发生在一座没人居住的茅草房里,火苗烧上屋顶后大家才看到。

从空中俯瞰,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老寨严重受损(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看到起火我们赶忙去扑救,但已经来不及了。”这名村民说,茅草房的屋顶极易燃,且当天风力约有6级,起火房屋屋顶燃烧的茅草飞到附近的房屋,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老寨被烧毁,让翁丁村村民悲伤不已。肖文萍说,虽然大多数村民早已搬迁到了政府修建的新寨,老寨已成为景区,村民只是白天到寨子里上班,但她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火灾发生后十分心痛,至今不敢去现场看一眼。

  目前,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正在深入调查火灾原因。

从空中俯瞰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新寨(无人机照片,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消防设施配置不完善,村民称消防栓关键时刻“掉链子”

  为何短短几个小时内,大火便蔓延至整个村寨?

  在现场,一些群众和干部分析,茅草房易燃、火灾时风大是客观因素。76岁的村民李宁那说,大约在60年前,翁丁村老寨也曾发生过一次把全寨房屋烧毁的大火,同样是在天干物燥的2月。

  不过,如今的翁丁村老寨,在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方面早已今非昔比。翁丁村老寨开发经营主体——沧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祥说,近年来,当地着力打造翁丁村老寨旅游产业,各类投资已达2亿多元。

游客与翁丁村佤族村民一起跳圆圈舞(2018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井辉辉 摄

  记者走访看到,与旅游开发前相比,翁丁的村容村貌已有明显改观。被规划为景区后,当地不仅给村民在新寨修建了新房子,柏油硬化路也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村内还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演艺中心、景区酒店、餐馆、书店等旅游配套设施。这些旅游配套设施投资很大,有的达上千万元。

  那么,公司在老寨的消防方面有哪些投入呢?

  周祥说,翁丁村老寨内设有24个消防栓、2个消防水池,每家每户还配有灭火器、消防梯等设施。村内成立了消防队,每天在景区内巡逻。每年,翁丁村还会举行消防演练及培训。就在火灾发生前不久的2020年12月,沧源县曾在翁丁村举行灭火救援应急演练。

翁丁村村民为游客展示佤族传统民俗拉木鼓活动(2018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颢宸 摄

  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火灾发生后,他和其他村民赶紧打开消防栓喷水灭火,一开始水能喷到房顶上,十多分钟后水压便迅速下降,喷水量明显变小。另一位村民也证实,消防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水流在短时间内就变得很小。

  云南省相关部门调查后也认为,此次事故的教训之一,是翁丁村消防设施配置不完善,未按照消防工作要求配置公共消防设施和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未能有效规避“火烧连营”的情况。

在此次火灾中受损的翁丁村老寨部分建筑(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安全底线思维不足,消防建设短板突出,村落空心化

  “类似古镇、古村落发生火灾,消防栓水压不足的情况并非个例。”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朱良文说,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及企业更愿意在发展上大笔投入,而在事关安全的消防等设施上却投入较少,没有做到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底线思维、忧患意识不足。

  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有5批、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各地传统村落火灾事故频发,多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被毁,损失重大。

  传统村落保护专家、云南省住建厅原总规划师韩先成表示,大多数古村落地处偏远农村,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滞后,安全压力巨大。

游客在翁丁村观光拍照(2018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井辉辉 摄

  “财政对传统村落的补助资金,主要被用于进行道路建设、供水、垃圾处理等人居环境改善,对消防设施投入尚没有硬性要求,许多传统村落甚至连相关规划都还没做。”韩先成说。

  云南省相关部门调查后还指出,翁丁村老寨火灾表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消防安全认识不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消防演练流于形式,导致发生火灾时,未能及时处置。

  “我曾经在一些古村落看到,有的消防栓只是摆设,甚至都没有接通水管。”朱良文呼吁,有关方面不仅要加快完善传统村落消防设施和应急机制,更要严肃认真做好消防演练,不能只是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指出,翁丁村老寨开发经营模式有待完善,在保护修缮和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原住居民基本搬离,导致“人村分离”和村落空心化问题突出,火灾发生后不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责编:马洪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