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 移民村的振兴路——山东沂水县做好水文章加快乡村振兴

··

实施水环境整治,开展饮水安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产业项目发展……山东省沂水县做好移民扶持“水”文章,一批风景优美、宜居宜游、极具齐鲁风情的“美丽移民村”不断涌现。

“水﹢政策”增强库区移民幸福感

南黄家庄村属于移民整体搬迁村,是沂水县“美丽移民村”试点。沂水县先后投入水利资金700余万元,实施饮水安全、 水环境整治等工程,夯实乡村振兴的“水基础”。

“过去村里全是土路,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好了,不光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 还铺了水泥路、石板路,安了照明灯,变化真是天翻地覆。”村党支部书记黄建全说。

与南黄家庄村一河之隔的北黄家庄村,也实施了“美丽移民村”工程,建成傍水休闲的“桃花岛”,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村里土地承包价也水涨船高,从过去每年每亩200元,涨到了1000元。

移民村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特色旅游业火了起来。

2018年,南黄家庄村与济南蓝丞集团合作成立了库区移民旅游合作社,改造10处闲置房屋,建成“龙门小筑”特色民宿。户主每年增收近4000元,村集体增收近万元。同时,开发移民村农家乐项目,仅食宿两项每年就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过去想打工赚钱, 都是撇家舍业往外跑,家里老小都顾不上。现在好了,在家门口月月都能挣到近2000元,还不耽误农活。”在相关企业工作的村民黄建美说。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沂水县完成投资1.39亿元,新建305处移民工程项目,其中投资3000万元建设15个“美丽移民村”,走出一条依托“美丽移民村” 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

“水﹢项目” 增强库区移民获得感

在诸葛镇下古村和沙沟镇崖庄一村,整齐排列的蔬菜、花卉大棚上,蓝色的水利移民标志十分显眼。这一抹蓝, 成了沂水县水利扶贫的鲜明标志。

“近年来, 县里通过移民扶持项目建设蔬菜大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500多亩。大棚完工后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 再由所在村集体对外承包,承包费由乡镇政府统筹,全部发放到库区移民贫困户手中,让贫困移民持续受益。”县移民开发办公室主任解明东介绍。

沂水县发挥水利行业优势,重点推进移民产业项目扶贫。除蔬菜大棚产业外,还投资1390万元,实施光伏发电、农家乐等项目,带来年收益近57万元, 帮助2700多名贫困移民精准脱贫。

“水﹢文化”丰富库区移民精神生活

“许家湖镇东升村自从建了移民文化广场,每天傍晚就会响起广场舞曲, 村民不约而同来这里跳上一段,丰富了文化生活,改变了过去大家晚上闭门不出、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局面。”许家湖镇副镇长李宝波说。

据统计,2008年以来, 沂水县投资1900余万元,建成66处移民文化广场。

来到移民村,“库区梦、水利梦、中国梦”“生态水利、幸福库区、美丽中国”“移民移出新天地、库区遍开文明花”……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成为移民群众的 “小课堂”。据悉,沂水县投入400余万元,在所有移民村粉刷标语,实现了移民文化宣传标语上墙全覆盖。

同时,沂水县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山东省第一座集中反映库区移民史文化史的展馆, 展示库区移民精神。展馆被评为 “山东省水情教育基地”,临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利系统党性教育基地”。

“移民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10万元,在葛庄战役发生地、‘美丽移民村’诸葛镇葛庄村,打造以‘红色热土、绿色家园、蓝色水利’为主题的沂水县水利党史教育展览馆。”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4月13日 第4821期 □ 本报记者 赵新 通讯员 刘兆增 李振海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山东水利微信公众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