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行区”到“起步区” 黄河北岸的“新济南”正加速崛起

··

  5月11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继雄安新区之后,全国第二个“起步区”落子于这座大河之畔的新晋“万亿之城”,作为等待蓝图落笔的“一张白纸”,无论是“先行区”还是“起步区”,济南都将给予“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厚爱。

  “一纵一横两核五组团”

  与“先行区”相比,“起步区”的范围有何变化?

  备受关注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范围明确:西起济南德州界,东至小清河—白云湖湿地,南起黄河—济青高速,北至徒骇河,包括太平、孙耿、桑梓店、大桥、崔寨、遥墙、临港、高官寨8个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区域、泺口街道黄河以北区域,面积约798平方公里。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示意图

  按照《方案》,“起步区”逐步建设形成“一纵一横两核五组团”的空间布局。

  “一纵”是指“起步区”与大明湖、趵突泉等济南历史标志节点串联起来,形成泉城特色风貌轴。

  “一横”是指依托水系、林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形成黄河生态风貌带。

  “两核”是指建设城市科创区和临空经济区,带动“起步区”加快开发建设。

  “五组团”是指建设济南城市副中心、崔寨高新产业集聚区、桑梓店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孙耿太平绿色发展基地、临空产业集聚区。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示意图

  据济南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和原来的“先行区”相似,“起步区”依然横跨黄河南北两岸,但相比原来的范围,黄河北的面积缩小了,黄河以南的面积增加了不少。

  从“三年见成效”到“十年塑优势”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迎来更大推力

  2017年,山东即提出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三核之一。

  从山东16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来看,近3年,济南已连续两年获得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考核第一,可谓实现了《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

  去年济南跻身万亿俱乐部,3年间GDP增加了2938.94亿。放眼全省和全国20强城市,去年济南GDP增加值贡献量占全省的1/6,增速与贡献率均列全省第一,增速列全国20强城市第1位。

  与此同时,济南的新动能正崛起成势。“四新”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超过40%,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占GDP比重已达4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1074家增加至2020年的3029家,产值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从2017年的45.15%增加至去年的55.29%;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去年也已达51.2%,成为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

  在三年初见成效之际,济南迎来“起步区”的发展机遇,面临的是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又一个目标。

  不少专家认为,“起步区”获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有了更有力的支撑,不仅有省市共建,更拥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推力更大了。

  在《规划》中,济南被赋予“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者”“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创新驱动发展的领航区”“区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等定位,而这些也多是济南对“起步区”的期待。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效果图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国际会展中心……3年前,这些区域多为庄稼地、大棚,如今,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已落地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计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等中科院三大院所以及轻型燃气轮机试验示范中心、徐建中院士工作站;数字经济产业园首开区已建成运营、二期竣工,集聚包括京东、黄河大数据中心、山东省可信云院士工作站等200余家企业,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

  “拥河发展”“双重赋能”

  黄河北岸的“新济南”正加速崛起

  从“先行区”到“起步区”,变化诸多,但梳理《方案》发现,无论是“重大意义”“指导思想”还是“发展目标”“建设思路”,相似的依然是“生态保护”这个理念。

  “两字之变”的背后,“起步区”面临的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发展的“双重赋能”。

  “济南的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把握经济社会和科技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将‘四新’经济与生态保护相融合,在未来产业培育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前实现等方面,带动黄河流域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成功经验。”山东大学教授余东华表示,“起步区”是引领区、示范区和样板区,需要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出实招,尽快推动建设取得实效。

初夏时节,黄河下游两岸层林叠翠,郁郁葱葱,虾池星罗棋布,大桥横跨天堑,与滚滚黄河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生态画卷。

  视野进一步延展,“起步区”的建设发展对济南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济南东西狭长的城市发展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能实现突破性改变,东西长达97公里、南北最窄只有12公里的济南,受此限制只能“条状发展”,发展空间严重受限。而想要加快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维度思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多年来济南始终致力于加快“拥河发展”、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发展,这一困扰济南很久的问题将迎来切实解决。

  从公开信息来看,“起步区”面积相当大,规划面积约798平方公里,比现在济南的建成区面积还要大,在济南城建发展史上堪称鸿篇巨制的一笔,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济南!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1948年济南市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而济南发展到今天现有城区面积7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其中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经历了70余年。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中的发展目标,有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到2025年,起步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起步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创新驱动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能,绿色智慧宜居城区基本建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济南将用大约15年时间,完成过去需要70余年才能完成的“城区面积”扩展,这对于济南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新事业”。

  面积之大,也意味着潜力之大!“起步区”的建设将实现济南跨河布局,充分释放黄河以北的广阔空间,拓展和优化济南的城市发展格局,让黄河北岸广袤的沃土变为支撑城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之地”。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王乐双 综合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经济观察报、海报新闻等)

责编:马婉莹
审签:辛 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