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悬崖之上》:有些遗憾,但也过瘾
··
最近几年,张艺谋导演像是上了发条的电影机器,源源不断的产出各种类型的片子,然而一路看下来,总觉得这些电影少了一口气,一口让电影上个档次的灵魂之气。
从《归来》,到《影》,再到去年的《一秒钟》,无一例外,这些电影总是缺少灵魂之气,就连十分工整的《一秒钟》,也难以达到张艺谋导演早年的电影水平。
对于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师级导演来说,这是其职业生涯的遗憾,对于我们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更是一种遗憾。我们总是抱有期待,又总是无法满足这种期待。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首次执导谍战片,对他而言,自然是能够驾驭任何类型的电影,但是一旦电影的类型过于突出,观众自然就会和同类型的佳作去比较。
在谍战片这一类型中,国产电影早已有了一座高山,那就是高群书导演的《风声》,同《风声》相比,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似乎有所不及,至少在情感上完全不及。
《悬崖之上》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那时正是日本人占领时期,并且已然扶持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这就意味着我方的革命先烈至少要面对两股敌人,一股就是伪满洲国的特务系统,一股就是关东军本部的特务系统。
电影故事一开始,我方的四位同志空降了到了东北的林海雪原,然后和接头人碰面之后,就乘火车准备前往哈尔滨,执行所谓的乌特拉任务。
我四位在苏联受训大半年的同志,一入东北境内,为防止被敌人抓获之后导致任务失败,决定分为两组,以两人为一组进行活动。
并且他们在分工的时候,有意将各自的伴侣分到另外一组,也就是说要将夫妻二人分到不同的组,四名同志中,张译和秦海璐饰演的角色是一对多年的革命夫妻,而朱亚文和刘浩存在电影中的关系也好像超出了普通同志之间的革命友谊。
在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张译饰演的角色表现的沉稳果断、斗争经验之丰富,让人不禁心生佩服,真是颇有革命先烈的大无畏英雄主义,以及点点的革命浪漫主义。
而和张译同一组的刘浩存,其身上自带一种梨花带雨的气质,从始至终让人难以相信,她就是四人战斗小组中,最核心的成员。
在火车上,刘浩存突然被一名特务带走,要进行例行检查,在这种突发状况之下,她极有可能在高压时刻,自己先露出马脚,让特务抓个现行,好在有张译的鼎力相助,才最终得以逃脱。
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中,网友所说的一些情节方面的bug,但是只要用心多想几遍,这些疑点也是能够说通的。
比如,张译在书店拿密码本的那场戏,在特务的重重监视之下,他自然有机会拿走书本,也自然有机会换掉衣服。
不过,特务们也不是吃闲饭的,当可疑人员出现,他们自然就会更加小心谨慎,所以那个女特务就会追下来,查看书本,发现不对劲,立马就会追出来。
当女特务追出来时,张译立马在点烟时利用镜子反射,就发现了他们。
这个时候,张译的反应,自然就是跑了,因为此时的特务已经知道书本被偷,那么就算张译不跑,他也会被当作可疑人员抓住搜身,一旦一搜身自然也就会暴露了。
至于特务科为什么要让余凯磊饰演的金智德做替死鬼,那是因为于和伟饰演的潜伏特工,把戏做足了,用实打实的证据,让特务科的同僚,相信金智德就是我方的卧底,倒逼着倪大红饰演的特务科科长为了内部的平衡接受这一结果。
在悬疑、谍战这一类型中,bug是免不了的存在,然而只要合乎逻辑,不是伤害剧情的硬伤,观众还依然对此揪住不放,就显得有点鸡蛋里面挑骨头了。
在剧情方面,《悬崖之上》是符合逻辑的,是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其最大的问题是,在叙事之时,有了虚焦和变焦,造成了影片在情感表达上冲击力不够。
让乌特拉行动成了虚焦,成了叙事之中的麦格芬,转而着重去叙述敌我局部之间的斗智斗勇,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让叙事中心人物成了变焦,从一开始的张译到潜伏的于和伟,观众的感情实际上并没有跟上这种变化。
因此,这种叙事之中的虚焦和变焦,才是《悬崖之上》最大的bug,最终让电影在情感表达上力度不够,可谓是本片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