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楼】解码淄博大学城③丨无融合不城市

··

  风起海岱间,纵观齐地变。欲论淄博事,还看海岱楼。大众网·海报新闻《海岱楼》专栏,聚焦时政热点,以全新视角解读各领域转型落实路径,看齐国故都整装重塑之路,以飨读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力峰 张雪 淄博报道

  如果在网上直接以大学城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你可能会得到千万级别的相关结果,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各种名目的大学城,仅在山东省内拥有独立词条的大学城就有9家,其中包括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淄博大学城。

  各大学城虽然在规模上存在着很大差距,但目前都属于在建设状态,对于山东高校和所属地市的发展,必然有着深远影响。

  淄博大学城园区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未来,新建的大学城园区如何提高自身实力,如何打通与城市现有功能区的联系,如何更好地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必是现在以及未来很多淄博人关心参与的一个全民性命题。

  “考不好去‘北大’”,本地院校如何逆袭

  “好好学习,考不好就去(对面的)'北大'。”

  淄博齐盛湖夜景

  不知道从何时起,在淄博当地一所知名高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这句话从出现开始,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造成了当地考生、当地企业对当地院校的轻视;一方面是很多学生觉得考个大学还在家门口丢人,另一方面则是院校还在提升的实力尚未被当地人普遍认可。

  这类“远香近臭”的现象,其实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当时的淄博只有一所本科院校,这种影响被无限放大了。毕竟当地人对本地院校的了解较为透彻,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会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相处的时间久了,优点就会被渐渐淡化,留在双方眼里的只剩下彼此的缺点。

  如何做到让本地人认可本地院校?需要地方和院校两方共同努力。

  站在淄博角度来看,需要让本地人认可本地的院校,这不仅仅是建设、招引一两所院校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整体丰富家门口的院校数量和深层次打通产学研通道。

  除了要建设“双一流”打造明星院校这一根本要求之外,还要完善院校梯次、门类的配置;学生可以在家门口拥有更多的选择,城市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也会更加多样化。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本地院际间、校企间、校地间的联系,和院校合力推倒校地之间那面“墙”。

  站在院校角度来看,除了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增强实力外,还需要更好地融入进当地的城市建设和产业体系中。教育部在前几年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三项要求;这三项要求即使放到今天来看,对于一般应用型大学也是具有普适性的。

  三项要求的提出可以很形象地解读为“三步走”的要求:第一步,院校要能够为当地服务,让地方离不开院校,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扭转本地人看不起本地大学的认知;第二步,不管是在教育行业内,还是从事领域内,院校或者某个专业都是处于前列,这一目标达成后相信本地院校的认可度会得到极大提升;而最后一步,国际可交流,这个标准要求相对较高,作为城市名片的院校和人才将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周村再大就是个区”,怎样“咽下”大学城

  “周村再大,也就是个区,咽不下这么大的规划。”

  淄博城市风景

  从去年淄博大学城园区功能区调整划归周村区委、区政府代管的时候,在官方发布的新闻下,就有了这样的评论。

  为了打消顾虑、更好地支持大学城园区的发展,周村区委、区政府迅速组建设立了大学城园区管委会工作组,专人专班对接服务,并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淄博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园区发展的意见(试行)》,从政策兑现、审批服务、财政支持、产业布局、配套完善、用地保障六个方面对大学城园区发展进行全方位护航,突出“特区”的规划定位。

  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淄博大学城已经聚集了8所高等和职业院校。相信随着淄博市高校招引计划逐渐显露成效,院校的数量肯定还会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在大学城园区管委会工作组的服务、支持之外,还需要从宏观层面进行统筹规划。

  令人欣喜的是,淄博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区域的发展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直接与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洽谈对接,多次研究高校招引和研发机构落地工作。这无疑会对更多的人才加盟淄博提供选择的余地和更大的平台与载体。

  从目前入驻的院校门类来看,聚集在园区内的基本属于理工类的院校,理工类院校优势、人文社科类院校缺失,是现在淄博大学城或者说淄博整体大学建设的短板。造成这种现象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或许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理工类院校可以适应淄博健全的工业门类,较快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淄博对于实现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

  对比长清大学城和章丘大学城,淄博大学城的发展和章丘大学城最为相似,都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养型的发展形态;而长清大学城的情况恰恰相反,主要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类型。正处在发展初期阶段的淄博大学城,园区各校之间在具体操作上并未充分体现大学城规划发展理念中的共享与综合的资源信息利用,商业服务也还不完备,现在只是搭建了这样的一个空间平台。

  无论是改变这种“一条腿走路”的现状,还是提高大学城融合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都需要给予大学城更高的自主权或者需要从市委、市政府,甚至更高的层级进行常态化的统筹安排。

  “美丽的长春坐落在吉大里”,大学既是城市

  引用网络中一个著名的梗——“美丽的长春坐落在吉大里。”

淄博市文化中心

  大学城的建设,应该和城市的生长是同步的、互相推进的、融合发展的。通过系统的整体城市规划设计,最终,城市与学校的界限将不再清晰,出现由巨大教育机构集合体组成的城市也是有可能的。

  实现未来校城融合的深度发展,从大方向来讲,需做到淄博和院校同心、同力、同向。在发展战略上,院校和淄博要有一个整体的思维,有效地进行共同规划;在城市规划上,以教育为主导,弱化城镇化内容;在文化支撑、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上,院校要成为淄博的人才、智力和技术的稳定供给和来源;在对外宣传上,驻淄院校也是淄博市的品牌和名片,宣传城市、宣传院校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对未来的畅想中我们不仅需要打造更多高校,对于更为基础的中小学和大大小小的研究机构也要倾注大量精力,因为一座真正的学校之城需要的是完备的教育体系;同时还需要在城市的发展中,实时将研究的成果率先进行应用、实验,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技术测试,建立走在技术前沿的现代都市。

  吉林大学一共拥有六个校区,分布于长春市各处,如果每天走路去上课,那么你每天的步数便可以轻松过万;而淄博大学城园区位于淄博主城区的西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定位,将会是城市的新片区。从吉林大学和长春市发展的实例中,未来淄博打造大学城在产学研一体的道路上其实还应该融合进“住”,东接张店主城区、南向对接周村古城区的文旅资源。在“张周一体”的发展战略下,通过建设“高校社区”自然形成一个以教育为主的城际功能区,最终达到园区内校际、校城之间不设围墙,大学城园区和其他城市功能片区有机融合,即可以为居民提供和谐安稳的生活环境,又可以营造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校园与周边社区和谐共生的关系。

  机会稍纵即逝,只有勇者能驭其流。随着“十四五”建设的徐徐铺开,全域大学城的打造可能是淄博市推进深度校城融合的目标之一,希望能够在若干年后达成“淄博市有多大,淄博的院校就有多大”的景象。

  大学的未来与其所在的城市命运紧密相连,除了对于产学研方面的促进之外,大学也会成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引擎,吸引更多有竞争力的人才来这里生活和投资。大学既是城市,城市的竞争将会演变成大学的竞争,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拥有一个非比寻常的“大学城”。淄博大学城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光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海岱楼】解码淄博大学城②丨一片没有“围墙”的产学研热土

  【海岱楼】解码淄博大学城③丨无融合不城市

责编:杨童童
审签:辛 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