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楼】解码淄博大学城②丨一片没有“围墙”的产学研热土

··

  风起海岱间,纵观齐地变。欲论淄博事,还看海岱楼。大众网·海报新闻《海岱楼》专栏,聚焦时政热点,以全新视角解读各领域转型落实路径,看齐国故都整装重塑之路,以飨读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雪 张力峰 淄博报道

  “一条街,两边是商铺,那叫大排档;如果两边都是大学,那就叫大学城。”23年前,时任北京二十五校长刘志毅望着庄稼地的突发奇想变成现实,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时代——“城”时代。随后,伴随着1998年史无前例的扩招政策,持续至今的大学城热由此发酵。

  国内大学城建设热潮的开端,竟然得从一片庄稼地说起?彼时想来,可能有些巧合的意味。而在今天,伴随着产学研用深化融合,大学城俨然已经成为吸引人才、产业、项目集聚的“强磁场”。

  在淄博,这块“强磁场”同样被当地政府官宣为“大学城”。摊开地图,北至鲁泰大道,南至张周路,西至兴鲁大道,东至滨莱高速,目前虽然不能称之为“强”,但起码有了,且围绕着城市转型的调整,定了方向。

  人来了,“交钥匙工程”使得4000余名学生“拎包入住”

  今年3月初,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持续了两天的热闹景象。3月5日-7日,满载着2295名学生的大巴车,浩浩荡荡驶进淄博大学城,抵达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

  这是继2020年秋季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1800余名学生首批入住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淄博报到”。

  至此,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内四个学院学生已达4100余人。

  “经常被问到,为什么来淄博,在这里我能毫不避讳地说,是因为诚意。”从学校图书馆建设工地回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张兆明说了这样一番话,“淄博市委、市政府的交钥匙工程,让我们的‘搬迁’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什么是“交钥匙工程”?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来说,“交钥匙”即意味着政府统一建设,学生拎包入住。一期建设理工院系,8栋建筑16万平方米,2019年8月开工,建设过程中克服“利奇马”及疫情影响,2020年8月交付使用,创造了一年建成一所大学的“淄博速度”;二期建设文法院系、公共教育组团和对外交流组团,共16栋建筑27.7万平方米,计划2021年5月份交付使用。

  速度背后,服务几乎也是“高配”。早年建设淄博齐盛湖公园的施工团队争分夺秒、穿插施工,按照百年校园倾力打造;淄博爱特云翔联合清华紫光合力共建学校信息化工程;疫情期间作为第一个开工项目持续推进……

  高校是年轻人的天下,更是城市活力的一种象征,很多城市一所高校的落地,就能带火一整个片区。粗略数来,淄博大学城园区落户的院校已有淄博职业学院、齐鲁医药学院、中国空军航空大学淄博校区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4所,正在建设中的有淄博体校、淄博人民警察训练基地、市委党校、青岛科技大学淄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4所,再加上正在洽谈的山东工艺美院,大学城已具规模。

  《中共淄博市委关于制定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淄博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在第三部分“持续深化科教创新赋能,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中提到,未来淄博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完善创新体系,聚力打造科教强市、人才强市。

  倘若看学校不直观,那便来看看数字。淄博市将2021年作为大学生招引工作的“加速攻坚年”,年内全市大学生引进总量要超过4.5万人。4.5万人,人口数量可以与不少县城相比,他们能带来的人气、经济效益显而易见。更何况淄博大学城园区可容纳的在校生远不止如此,淄博大学城全部建成后,在校生可达8—10万人。

  来对了,校地企牵手产学研一体生态初显

  大学城,是一座“城”,更是一片没有“围墙”的产学研热土。

  淄博主城区

  淄博曾一度以两个“70%”闻名全国,即传统产业占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70%,转型任务之重可见一斑。从入驻的院校门类来看,聚集在园区内的多为理工类的院校,这与当前淄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以及加快形成产学研一体生态体系的关系不言而喻。

  有萝卜有坑,人来了,当然得放到合适位置。

  据周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原淄博经开区大学城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安平介绍,当前,大学城园区围绕孝妇河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了齐鲁数谷、创业创新产业园等10个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办公约6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约27万平方米。

  整体来看,园区产业框架坚实,主打“智能制造”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简单来说就是智能轻工业,张江产业园区的建设就是一个开始,互联网大数据也不必多说,齐鲁数谷多栋楼交付使用,并且大部分已经完成招商工作,如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钉钉”的签约入驻,以及众多互联网企业加入。

  2020年11月,伴随着路米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入驻齐鲁数谷,毕业于淄博职业学院邢振华成为公司第一批从事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的人员。在路米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阎涵看来,不少学生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我们目前已稳定吸纳在校就业学生100余人,继续吸纳人才仍是当前的重要工作。”阎涵袒露,未来几年,建立淄博市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生态链将会是山东路米的使命,搭建自动驾驶场景数据生产链条,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交易平台,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培养更多数据行业的新型人才。

  2016年,大学城园区内一座“博士楼”正式挂名,这座“博士楼”是园区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搭建,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够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聚集经济效益,表现为需求聚集和供给聚集两个方面。多所大学、科研机构以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在大学城范围内聚集,就会产生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需求。

  当然,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依然需要时间,尤其是对初具规模的淄博大学城来说。但随着产业园区的陆续投入使用,巨大的人才缺口必将成为现实,相应的园区可以为大学城学子提供数量众多的实习、就业岗位。

  很多淄博人都有过在外地大学城求学的经历,所以对于淄博大学城的期盼中交织混杂了一丝故土情结。回不回?留不留?除了人才政策,产业、交通、环境以及发展前景等等当然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来对地方了,承东接西连接济淄一体化先行区

  在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三城五区”像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珍珠串联起来。

  淄博城市夜景

  在东部,淄博用改造一座山、造就一座城的方式兴建了东部生态修复区,在张店和临淄交汇处,整合两区化工产业资源,实现“1+1>2”的新面貌;在南部,淄博生态产业新城将以一次性饱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开发,实现老工业城市的焕新;在北部,淄博科学城依托淄博高新区的产业资源和淄博北站的交通枢纽作用,打造“独角兽岛”,再度实现人才、产业、技术的革新,淄博保税区让淄博走向世界,真正成为世界经济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西部,随着经开区规划南迁,周村区与章丘区签订《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淄博新区地位不断夯实,打造淄博大学城、济淄一体化先行区、推进张周一体化让淄博这座城市一路西进。位于淄博内环和外环之间的淄博大学城承担着城市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西融、北联、南拓、东优”四大战略目标下,大学城园区作为主城区“西融”的重要板块,原有的政策红利并未消失,联通路、人民西路、华光路三条路网升级改造完成,正式形成了“六横八纵”的城市路网。新的291、297路公交线路开通,有效连接了大学城园区与张店城区,淄博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建设投入使用,优质的医疗配套资源也在向大学城园区倾斜。今年,以快速路、高架桥为主的淄博环城快速通道传来最新进展,“两环五条射线”中的张周路是区域内的主要道路,而原山大道快速路的建设,也能为区域提供便利。

  回过头来看,过去两年,为了留住人才,招才引智,淄博想了很多办法。市委书记带着由市领导班子组成的“招聘天团”奔赴清华、北大、山大招聘;推出了“淄博人才金政37条”,启动百名博士、千名硕士、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今天,10万人大学城,并非淄博喊出的一句空口号,而是一座坐落于西城区正在崛起的城。

  纵观城西,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框架定了,目前亟待落实的,仍是内容的填充,即项目的引进,大学的落地,踏踏实实做好“人”的文章。近水楼台先得“人”,倘若,淄博能做好大学城这篇由人架起的产学研文章,相信随着高校人才留淄率的提升,人才在兴旺园区发展的同时也会为淄博的高质发展持续赋能。

  相关链接:

  【海岱楼】解码淄博大学城①丨稷下学宫的今生蜕变

  【海岱楼】解码淄博大学城③丨无融合不城市

责编:巩小龙
审签:辛 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